孩子喜欢嘲笑别人怎么办

孩子的言行离不开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与小朋友交往时,经常嘲讽别的小朋友,从而导致他的人际交往出现偏差,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而言,孩子爱嘲笑别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如爸爸妈妈经常议论邻居的孩子又脏又不懂事,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孩子听后,在某个时候遇到了邻居的孩子,就会嘲笑他:“看你那傻样子,呆头呆脑,我才懒得理你呢!”2、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滋长孩子虚荣自傲心理,形成爱嘲笑别人的毛病。如孩子经常穿漂亮的衣服,看到穿旧衣服的孩子就嘲笑他:“旧衣服你还穿,多难看!”3、过多的夸奖。孩子经常得到大人的夸奖,就会认为别人不如自己,导致爱嘲笑别人。如爸爸妈妈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自己孩子两岁时就不尿床了,当孩子看到别家孩子尿床时,就会嘲笑:“这么大了还尿床,没出息!”孩子爱嘲笑别人,家长应该怎么办?1、注意言传身教。如果孩子有了嘲笑别人的行为,成人应及时干预,立即劝阻或制止,同时也应检点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改掉孩子的不良行为。2、条件优越的家庭,成人不要过分地宠爱孩子,应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带孩子多看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的影视片、木偶戏等,让孩子从中领略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教育孩子从小助人为乐,如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捐献给孤儿、残疾人,自己喜欢的东西能与别人一起分享等。3、成人对孩子的表扬奖赏应适度,并且要循循善诱,就事论理,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别人;教育和培养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要求孩子学会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总之,发现孩子有嘲笑别人的行为时,不要置之不理,应分析其原因,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消除嘲笑心理,将有助于完善个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不断进步。

孩子喜欢掀别人裙子怎么办

经常会见到2,3岁左右的孩子,每当到商场会掀起商场假模特身下的裙子,或者见到妈妈穿裙子,会往妈妈身下钻,这是什么原因呢?遭遇“小色狼”,大人的尴尬真的无以言表,看看这两个妈妈是如何做的。小南妈妈带着3岁的小南到商场,准备为自己购买一条秋天的裙子,商场里还有不少短裙在促销。妈妈忙着在挑选连衣裙,一回头看见小南掀起了一个模特的短裙子,正在非常专注地端详裙子下面的东西,引不少旁人侧目偷笑。妈妈的脸都烧红了,生气地冲上前拍打孩子的手,孩子愣了一下,哇的大哭了起来。哭完了没多久又掀起了另外一个。妈妈忍无可忍,把孩子一把扯到一旁责骂:“你太让我丢脸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学得这么色狼!”孩子低下了头,从此每次进入商场都小心翼翼,更不敢靠近模特。小武妈妈带着小武进了一家服装店,服务员刚好将一个模特身上的衣服褪了下来,准备换上新款,小武被光身子的模特吸引住了,“妈妈,她没穿衣服,哈哈……”一边笑一边用手对模特又摸又捏,走到模特身后时又是一阵爆笑:“妈妈,她脱光光要拉屎!”旁边两个服务员在窃窃私语,大概在评论这么个妈妈竟然让孩子做这样的事。小武妈妈微笑着对小武说:“是呀,不穿衣服会羞羞,所以小武以后一定要及时穿衣服哦,你看阿姨正在给她穿衣服呢!就像妈妈平时给小武换衣服一样。”“可是我自己会穿衣服呢!这个阿姨还不会……”小武的关注点被转移了,放弃了裸模牵着妈妈的手往前走。很明显,第二个妈妈的做法才正确,如果你见到熊孩子掀起了模特或别人的裙子,类似下面的话会让你减少尴尬,又不会伤害孩子的内心:你在看姐姐的裙子很漂亮是不是?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穿裤子,因为你不是女孩子,所以不能穿裙子哦!衣服要穿起来才看得到效果,所以这个模特姐姐将衣服穿起来,妈妈才知道是否漂亮呢!遭遇孩子掀裙子,千万不要有的两种行为:不要斥责打骂孩子2,3岁左右的孩子,总是喜欢掀裙子,无论是商场里穿裙子的模特,还是家里穿裙子的大人,可能都会被熊孩子伸咸猪手。大人千万不要斥责打骂孩子,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并无恶意。斥责打骂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会对裙子产生阴影,会变得敏感、甚至怨恨父母;另外一个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对,大人不让做偏偏做。不要给孩子贴上“色狼”的标签很多时候,孩子掀起别人的裙子,往往是被裙子的外形、颜色或者特别形状所吸引,因为裙子跟小男孩自己平时穿的小裤子不一样,还有就是孩子很好奇被罩在裙子下面是什么东西。好奇心促使他们做出掀裙子的举动。所以大人不要给孩子贴上“色狼”的标签,淡化孩子这一行为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告诉孩子,掀裙子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较大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掀裙子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较小的孩子,大人可以举例子让孩子理解这种行为的错误。比如,“掀裙子”会让阿姨不高兴,就如同你喜欢的小玩具被人抢走了你会不高兴一样。

本文Hash:1c66d79b0f9dbaedd1387d769696336041bb9476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