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请把和善话语挂嘴边

妮妮是个急性子的小姑娘,还很有攻击性。一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她就会大喊大叫,说一些“你这个笨蛋!”“把你打得乱七八糟!”等等“恶狠狠”的话。妈妈有时故意让别的小朋友还击她,让她体会一下被攻击的滋味,结果,她一边哭一边说:“我用棍子把你打得稀巴烂!”

有的孩子说话比妮妮还“狠”,如:“踢死你!”“揍扁你!”“你不想活了!”等等,怎样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培养和善说话的好习惯呢?

“狠话”出自一颗无法摆平的心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两种方式: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

4岁之前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攻击方式差别不大,既有可能采用踢、抓、揪、跺、打等身体攻击方式,也可能采用大喊大叫、恶狠狠地说话等语言攻击方式,4岁以后,男孩子更倾向于身体攻击,女孩子更倾向于语言攻击。

孩子的攻击方式和程度虽然不同,但都出自一颗无法摆平的心。当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采取什么方式自我调整心态,关系到孩子的情绪智能发展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1:自己不能摆平的孩子

星星和辉辉在一个房间里玩,星星把汽车开得呜呜叫,辉辉想凑过来玩,星星却不让。辉辉就生气了:“你为什么不跟我玩?我要你跟我玩!”他大叫两声,星星没理他。接着辉辉开始动手抢夺,这一行为的意思是:“你不跟我玩,我偏要玩!我让你没法玩!”妈妈过来把辉辉抱走了,但辉辉在妈妈的身上又扭又扯。

例2:自己能摆平的孩子

梦梦在玩妈妈新买的娃娃,婷婷说:“让我玩一会儿吧。”梦梦噘着小嘴说:“不!”婷婷自言自语地说:“你不跟我玩,我自己玩。”她自己玩起了过家家,还乐得有说有笑,梦梦被她吸引走过来了,想跟她一起玩,婷婷不但没有拒绝和“报复”她,还说了一句:“跟我玩好玩吧!”相当于用事实“教育”了梦梦。

同样遭遇被拒绝,婷婷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处理问题技巧要比辉辉高出许多,具有“儿童领袖”的品质,既能镇定自己也能“收拢”别人,她的快乐感和成就感自然也是辉辉所无法比拟的。

培养策略

◆接纳和关怀孩子的不良情绪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避免矛盾和攻击升级。因为孩子完全处于非理性状态,这时候批评教育反而使孩子的反应更糟糕。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孩子,家长可以用语言接纳他,但用语气拒绝他。

妈妈蹲下来跟孩子平静地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在接纳和关怀他的同时用坚定的语气说:“但是妈妈不喜欢你那样说话(或踢打),我们能不能想想其他好办法呢?”孩子能读懂妈妈的语气和表情,他从妈妈那里既得到了情感支持又受到了理性引导。

◆不要总是给孩子找“替罪羊”

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是否采取攻击的方式,与他的归因方式有关,如果他总是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向外界,他就容易采取攻击行为,而孩子的归因方式又与家长的引导密切相关。

例如,孩子摔倒了――

→有的家长使劲跺地、拍桌或踢凳,为孩子找一个“替罪羊”,其实这是暗示孩子把过错转移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以取得心理平衡;

→有的家长一味自责都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还求孩子:“你打妈妈(或奶奶)吧!”这时如果孩子平静下来,说明他接受了家长的自责和自我惩罚,帮助他找到了心理失调的“替罪羊”。

“替罪羊”促使孩子形成“怨天尤人”的思维,孩子在接受这个“替罪羊”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攻 ,长久下去就依赖攻击来获得心理平衡。

本文Hash:e9c6263e3d8337b3f47d64b48ba4485c39d10e6c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