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到一岁的宝宝可能遇到的行为问题

我们要知道有的母爱迟迟不来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妈妈会发现自己不喜欢讨厌或者拒绝她自己的新生宝宝。

不喜欢孩子

许多妇女相信,孩子一出生,母爱就会像打开水龙头的水一样源源不尽地流淌。然而,甚至就在孩子出生的二三天之后,她们在孩子身上体验到的就不是类似爱的东西了。因此,这对她们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对这个依赖她们的小生命,她们可能会对他体贴和爱护,但是没感受到强烈的、有义务的爱,这很正常,一点也不奇怪。爱通常会在一周或许两周后滋生出来,这时爱会集中表现在对孩子的确确实实的喜爱上;你会永远适应孩子挨着你皮肤的感觉;当你鼻子挨着他脖子的皱痕时,你会喜欢孩子的气味;当你把手指放在他的小手上,你会感到他牢牢地握着它。

然而,有时母爱也迟迟不来,不知什么原因,母亲会发现她不喜欢、忿恨、拒绝她的新生儿。有时。这样的母亲和孩子会被儿童心理学家称为“一对糟糕的组合”,他们俩谁都不适应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通常会指责母亲,认为她没有能力适应孩子的需要与个性。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女人天生就是伟大的母亲,她有种照顾孩子、服侍孩子的本能,她褐望去爱他,她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事情,而不愿意缺乏母爱。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孩子的错与母亲的错同样严重,他们是“糟糕的一对”。若母亲发现她对孩子缺乏爱心时,她应该去咨询医生,因为不仅她需要帮助,她的孩子也同样需要。

孤僻的孩子

不愿与人来往的成年人往往沉默寡言,不愿意交往。和这样的成年人一样,也有一些孩子很孤僻。那些孩子很少笑,别人同他们说话时,他们爱理不理。他们不喜欢做游戏,不喜欢别人拥抱他。另外,若是把他们放在童车或摇床里不管他们的话,他们就会啼哭;他们很容易发怒和焦躁不安;他们会哭个不停,吃起饭来又慢又费劲。即使他疲劳时,也躁动不安,不愿意睡觉。对你而言,无法做任何事情使他高兴起来,你可能会感到你慷慨地奉献着你的爱,却得不到回报,你的付出好像毫无价值。

这类孩子遇到的可悲的事情是他们不懂什么叫做善有善报。那些常常微笑、使人快乐的孩子会获得友谊、爱、陪伴和帮助,而那些使人难以忍受或冷漠的孩子却什么也得不到,对他来说,生活毫无幸福可言,他也许会成长为一个很不快乐的人。作为父母,你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确保孩子不要成长为情感消极的人。即使你会感到这样做很难,但是你应该努力使孩子注意你,倾听你的讲话,对你微笑。只要你能做到这种程度,孩子就会对你的努力有所反应,那么你和他之间的不快将会过去。

发育滞后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有慢,很难辨别发育是否正常和智力异常。若是你感到孩子真的与同龄孩子一般的发育水平不一致,那么你应咨询医生。然而,微小的缺陷可能在头几个月里表现不出来,这样就要凭你的感觉了。如果你怀疑孩子发育不正常,就要及早地寻求帮助。治疗得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也会使孩子、家庭、你和你的丈夫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除交往能力发育迟缓之外,如果孩子身体也发生异常,那么照料孩子的担子将异常沉重。事实上,父母必须像照料新生儿一样地照顾他,满足他的任何需要。这样,家里就会笼罩着阴郁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寻求帮助,和处境相似的人们交谈会令你宽慰,那是很有益处的。所以,建议你查一查当地的团体姓名通讯录,与国内的有关机构 联系一下。

磕脑袋的孩子

在孩子快满1岁时,一些孩子喜欢用脑袋撞击小床的栏杆。这并不说明发育异常,只是有可能撞伤脑袋,更重要的是,孩子会很快克服这个毛病。然而,你应该在小床的两边绑上一些软布,尽量避免发生危险,如果想避免撞击的声音,可以让小床离墙远点。在孩子入睡前,最好给他洗个热水澡,并长时间地拥抱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孩子也许需要更多的身体上的爱护和刺激)。从一个活动物体或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也可能会给他以安慰。如果孩子一连几个月不断地用脑袋撞东西,那你就应该同医生谈谈有关情况。

宝宝学唱歌可能遇到的问题

让宝宝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宝宝的听觉感受,使宝宝的情感更加丰富,时间长了就会使宝宝的行为举止变的文雅和大方。

孩子学唱歌会遇到的五大问题

问题一:孩子唱歌吐字不清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对歌中所唱歌词的字义不理解。

2、发音的方法不正确。

3、普通话不准确。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怎么办呢?

1、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形象地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内容,使他能了解歌词中每个字的字义,避免在唱歌时含含糊糊地同其他字混淆。

2、要教孩子用普通话学唱。成人自己首先要用普通话唱准,并做一些必要的示范,帮助孩子唱准每个字的字音和音调。对孩子在发音过程中难以掌握的字,要吐准字头,引长字腹,咬清字尾,便于孩子听和学。如果成人自己的普通话不好,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与孩子一起跟着学和讲。

3、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唱歌前听清楚歌词。对于吐字比较困难的孩子,可让他看着成人的口形发音。如吐“光”字时,嘴巴是张开的,不要将嘴巴碰起来变成“帮”。

4、成人可以让孩子用较慢的速度,像平时说话那样的口形念清歌词,然后结合简单、平稳的旋律进行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吐字清楚的目的。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当孩子唱歌吐字不清时,成人一定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和纠正,千万不可模仿错误的唱法。这样不仅会强化孩子错误的发音,而且还会挫伤孩子唱歌的积极性。

问题二:孩子唱歌没表情

亲朋好友聚会之际,茶余饭后,孩子们在一起唱歌表演,有些孩子充满情感的演唱会赢得成人的交口称赞,而有些孩子唱歌时却毫无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为什么孩子唱歌没表情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在生人面前怕羞,过分紧张,脸部肌肉紧绷着,手足无措。

2、选择的歌曲不当。孩子对自己所唱歌曲的内容缺乏理解,不知道歌曲时的歌词是什么意思,当然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3、教育不当所致。有人认为孩子唱歌时脸上笑嘻嘻、摇头晃脑、摆动身体就是有表情,于是在教孩子唱歌时就一味地要求孩子脸上笑笑、头动动、身体摇摇。这样教育的结果,孩子即使当时脸上微笑,也不是真情的流露,甚至是做作的。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有表情地唱歌呢?

1、成人应注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多为孩子创设表演的机会,鼓励孩子在客人面前有表情的唱歌。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表演欲。

2、选择的歌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越小,选择的歌曲越要简单,歌词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这样的歌曲,孩子容易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的表情一定会通过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3、注意恰当的教育。帮助孩子分析理解歌曲。要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解释歌词及乐曲的意境,同时帮助孩子丰富积累有关知识,为孩子体会歌曲内容打好基础。

4、尽量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成人有表情的示范唱会“打动”孩子的心。让孩子多听、多看,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得到熏陶,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有表情地唱歌。

问题三:孩子唱歌“五音不全”

孩子在唱歌中经常会出现“五音不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体现在唱歌的音准上,会走音跑调。

2、唱歌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

3、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 。

4、孩子普通话的咬字发音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对“五音不全”的孩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训练纠正:

1、培养孩子的听音能力。音准和听音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听音能力差的,弹和唱完全是两个调。成人可以演奏乐曲或者用录音机放歌曲让孩子听后跟着唱,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学一种乐器,让孩子边弹、边听、边唱,听听弹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样准确。

2、家长不要让孩子清唱歌曲。清唱会使孩子起音不准,更容易走调,要让孩子跟着琴唱,或者跟着录音机磁带唱,刚开始小声地跟唱、练习。对某句歌曲唱不准的,家长要耐心地逐句教,让孩子逐句听录音,逐句学唱练唱,直到唱准为止。

3、如孩子普通话发音不准,家长可选择一些儿歌让孩子朗诵,要注意朗诵时的咬字发音和声调,帮助孩子提高音准能力。

4、选择适合孩子唱的歌曲,使孩子在自然声区里唱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音准。

问题四:孩子唱歌跟不上节拍

孩子唱歌跟不上节拍大致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的辨音能力差。

2、歌曲的旋律太复杂,曲调和歌词结合不当。

3、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倾听能力差。

那么针对上述原因,在指导孩子唱歌时就应注意:

1、为孩子选择演唱的歌曲时,要注意曲调要能和歌词相结合。旋律要简单、鲜明、流畅。不要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

2、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学唱之前,要多让孩子多听几遍音乐,并且指导孩子要跟着音乐用拍手或拍腿等方式拍出节奏。

3、指导孩子一边拍节奏,一边和着音乐的旋律朗读歌词,体会歌词和曲调是怎样结合的。例如“一只小青蛙,在岸上呱呱”,在朗读歌词时,让孩子读成“一只/小青蛙/在岸上/呱呱/”。

4、孩子学唱时,成人为孩子充当“指挥”,用手势或敲打节奏来帮助孩子合上音乐的节拍。也可以让孩子一边唱歌一边拍手,增强唱歌的兴趣,提高合拍的能力。

5、在孩子学会唱一首歌后,还可引导孩子一边唱一边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进行活动。

问题五:孩子唱歌不会用自然音唱

有些孩子唱歌不会用自然音唱,如:有的唱起来大声喊叫;有的蹩着嗓子尖声尖气地唱歌;有的模仿美声唱法,又学得不像,让人听了觉得很别扭;有的唱歌时发出刺耳的怪声,这些现象都是不正确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会用自然音唱歌呢?

1、家长可以将孩子唱得不好听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孩子听,再把优美的儿童歌曲给孩子欣赏。通过比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歌声不如磁带上的歌声好听。接着告诉孩子,磁带上录下来的歌曲是用自然音唱的,所以这么好听,从而激发孩子要用自然音唱歌的愿望。

2、家长在教孩子唱歌时,可以启发孩子用像说话一样自然的声音来唱歌。也就是说让孩子在说话的基础上,放松地唱出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不同音,注意口形要呈圆形,下巴要放松。

3、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教孩子学会正确的呼吸。如“闻花”,尽量使吸气深一些。家长示范,让孩子模仿。

4、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用自然音说话、唱歌,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孩子,同化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用自然音唱歌的习惯。

问题六:孩子唱歌的姿势不正确

有些孩子唱歌时姿势不正确。如:有的驼着背;有的耸肩;有的含胸;有的头冲在前面;有的歪着头;有的把脖子伸得老长;有的口形张得太大;有的则口形张得太小,过于拘谨。姿势不 确很难唱好歌,因为正确的姿势是发声的生理前提。

因此家长应注意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唱歌姿势,做到以下几点:

1、应耐心地告诉孩子,唱歌姿势不正确会有哪些危害,如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发声,唱出来的歌声就不好听,不优美;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如果经常驼背、耸肩、含胸、会引起骨骼畸形,影响身体健康;唱歌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本来应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由于姿势不正确,则会给人一种很不美的感觉。

2、成人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唱歌姿势。站着唱歌时身体要挺拔、不驼背、不含胸,双手自然地下垂;坐着唱歌时要坐正、挺胸,双脚不要交叉,双手自然地放在腿上。头部要保护正直,脖子不要伸长或歪斜。口形略带圆形,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好听。

3、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唱歌姿势不正确,立即予以纠正,不要等形成习惯再纠正。成人可以自己正确的姿势做给孩子看,也可当看到电视里或音乐会上歌唱演员的正确唱歌姿势时,随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唱歌姿势。

孩子学唱歌要循序渐进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觉感受,促进孩子的情感体验,陶冶孩子的情操,久而久之,使孩子的言谈举止变得文雅大方。学习音乐,还可使孩子的左右大脑平衡发达,手指的运动,也促进脑的发育,所以,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乐器的孩子往往更聪明。许多学习优秀的孩子都学习过乐器。但是每一样的事物从我们刚开始接触到我们可以应用自如都会有一个过程,孩子学唱歌也一样。

那么让孩子轻松学唱歌我们有办法!

1、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

本文Hash:6dcade2dff4f18d287aa37063724ac553c892b3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