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对爸爸的哭诉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小时候靠在爸爸的肩膀上很温暖很踏实,在爸爸的怀里有安全感,《音乐大师课》的舞台上,7岁的小男孩王浩丞选择了一首《父亲》,原因是因为歌词里面提到了一句“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与爸爸牵手,这个如此简单的动作,却因为仅有两次而成为这个小男孩最珍贵的记忆。对父爱的渴望,让这个孩子在台上抽泣不止,而他随后的演唱,让包括田震、古巨基等老师在内的全场听众感动落泪。爸爸为什么要拒绝我

“两次!两次!两次!第一次是去游乐园买冰淇淋的时候,第二次是去爬山的时候。”

从王浩丞颇为认真的陈述中,可见平时其父亲与他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而最让孩子不懂的是,为什么就想让爸爸陪自己一会儿,而爸爸“为什么会拒绝我”。

和爸爸亲近,这个看似如此自然的要求,但却确确实实成为当今孩子们的奢求。

此前一份亲子调查的结果就显示,每天和子女交流时间少于1小时的父亲就超过6成。而另一份针对父亲下班后去向的调查则显示,只有20%的调查对象表示下班后会回家陪孩子。

虽然我们常说,“3岁前母亲的陪伴很重要”,但这并不代表,父亲就可以缺席孩子的教育过程。“养不教,父之过”,古人一早参透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亲的影响力远胜于母亲。父亲对社会的分工、变化的感受要比母亲更深,因此,父亲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

陪伴≠高质量陪伴

“爸爸是个手机控!睡着玩、在沙发上玩、坐着也玩!”

“我现在知道了,他要我等其实就是不想陪我玩!”

在王浩丞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众多中国爸爸的身影。

我曾经看见很多亲戚朋友家的父子相处时光——爸爸和儿子各自窝在沙发的一个角落,爸爸拿着看新闻、玩手游,儿子拿着IPAD看视频、玩游戏,两父子可以一声不吭相处一个早上。

也有些爸爸会和孩子聊几句,例如,下班回家来一句公式化的“今天乖不乖”,吃饭的时候问一句“今天中午在学校吃了什么”,之外,便没有更深入交流了。

我们一直强调,父母要多陪陪孩子,但是,如果缺乏心灵交流的陪伴,那无异于将孩子更远地从自己身边推开。

12

孩子做家务要不要给钱,结果值得所有父母反思!

很多家长提倡让孩子多做家务,这不仅是一个锻炼孩子身体和动手能力的好机会,但是有的孩子拒绝做家务,家长该怎么办,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呢?

下班芸芸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准备一家人的晚餐,这时厨房的盐没有了,想让芸芸帮忙去买一袋盐,“芸芸帮忙妈妈去买一袋盐可以吗?”芸芸妈说,可是芸芸说“我不去、你怎么不去?”这是妈妈想起一个办法“钱”诱芸芸说“宝宝,你是最棒的帮妈妈去买一袋盐,妈妈就给你一块钱的作奖励”这是芸芸讨价还价说“生下的钱都给我当跑路钱吧!”无奈之下芸芸妈妈只能同意啦,可是这样下去孩子会养成不好金钱观念。

宝宝在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时候,家长可以寄予一些酬劳,但是给予的方式简单随意,完全是利用利益来驱使孩子劳动,这样的办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让宝宝有偿的做家务。

1、从做家务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当家长做家务的时候可以叫上宝宝一起劳动,让他参与整个家庭的劳动中,让他感受到做家务的乐趣,当宝宝做完家务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夸奖宝宝“你真棒”,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表扬,他就可以感受到做家务也会有成就感。

12

本文Hash:35abbe2c33a31dca32078a562561ed5d0cf982d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