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妈妈应该说哪些话

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父母说的话或许不完全正确,但是他们的话语却是支持和鼓励我们向前走的动力喔

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父母说的话或许不完全正确,但是他们的话语却是支持和鼓励我们向前走的动力喔。

妈妈说的那些话

昨天中午和同事聊天,聊起父母小时候某句话对自己一生产生的影响,很感慨,在我30多年的生活阅历中,就多次体验到小时候父母一些话的影响,有的让我诚实,有的让我自卑,有的让我更宽容。

仅就我的求学之路来说吧,就有印象这么深的两个小细节。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默写生字,母亲在灯下给我念生字的时候,忽然念到一个不要求掌握的生字,我不会写,就对母亲说:“这个老师不要求掌握的,不用写!”,母亲就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你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只要书上出现的生字,最好都把她记下来。不知为什么,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后来我无论学什么东西,都不会跟着老师要求掌握的走,而是跟着自己的认知需要走,就是母亲那句话在脑子里扎了根的缘故。还有一次,大概也是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考试,母亲就说了一句话,大意是考试不要作弊,作弊是糊弄自己。有了这句话,到现在的印象里,我考试都没有作弊过,即使是在作弊氛围很浓的学习环境中。

有了这些切身体验,有了女儿之后,在跟她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我就特别注意自己说过的话,唯恐什么话对她的一生产生了什么不良影响,因为我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父母有意无意的话给我种下了自卑的根。比如,我小时候喜欢唱歌,有一次正唱的起劲的时候,父亲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扛着秫秸打兔子----不是个枪(腔)!”,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怎么唱歌了,而且执着地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这些负性的记忆让我面对桐桐的时候更加谨慎,不敢胡言乱语。下面是我现在能想到的经常对她说的话:

1、“妈妈爱你,不是因为你做了多么好的事情,取得多好的成绩,而是因为你是ZXT(她的名字),不是别人,无论你是什么样子的,都是妈妈最爱的那个宝贝”----不知道说过多少次的话,希望宝贝能借此感到妈妈无条件的爱,增强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2、“只要你的行为不妨碍他人,就尽量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喜欢做什么事情,想穿什么衣服之类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活着不是为了取悦别人。”-----希望宝贝能学会做自己哦!

3、“听话,我们只听真理的,不听具体某个人的,只要说的对,有道理,孩子的话也要听,说的不对,妈妈的话你也可以不听。”----这是针对小家伙经常被要求她听话说的呵!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妈妈也有很多缺点,这并不可怕,只要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提醒和建议,每天都能改正一点点,每天让自己有进步,就是最棒的!”------让孩子免于完美主义,同时养成不断完善自己的习惯。

5、“我们不一定非要拿到多少五角星,考多少一百分,只要你努力去做了,尽力准备了,就是最棒的!”-----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呵,希望宝贝能享受耕耘的过程,而不太在意收获的结果。

6、“你能发现这本书的错误,妈妈真为你骄傲,你看,即使是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迷信具体哪个人,哪本书。”-----亲子共读过程中桐桐发现书中错误时经常说的话。

7、“桐桐会叠被子(自己洗澡、自己整理东 西等)啦,真是越来越会照顾自己的哦,真不错,妈妈小时候还做不到这么棒呢,妈妈真为你骄傲!”----表达赞赏的同时,特别强调“妈妈为你骄傲!”,让孩子意识到对自己的责任。

8、“宝贝又有创新了哦,妈妈真为你骄傲!你看,创新简单吧?只要你能用不同的办法做成同样的事情,画出原来没有画的细节,想出新的点子.......就是创新!”------创新能力基于创新的意识,从小让孩子意识到创新的价值,去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很重要。

9、“吃不吃、吃多少,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吃饭不是比赛,也不是迎合谁谁,吃饭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只要你觉得吃饱了,别人再塞你,你也没必要继续吃,吃不饱,别人不管你,你也要自己想办法吃”---这是针对小家伙经常被其他人塞吃东西说的哈。

10、“画的好不好,像不像不重要,关键是画出了你想画的东西。”-----这是评论女儿画作经常说的话呵。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画出想要的那种感觉最重要,而不是像不像什么,刻意的模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是拾人牙慧,无法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妈妈说话的方法有哪些呢?

  大量实践证明,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都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会倾听是学会说话的基础。

  一、倾听对孩子的早期成长有重要作用

  有些父母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到了三岁多,突然变得特别不听话,无论父母对他说什么都像没听见一样,其实这正是3岁左右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自说自话,不太会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他们在讲到自己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事情时,既不会注意别人在说什么,也不去关心别人是否在听自己说话。

  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还不懂得倾听。可以说,倾听是孩子们学会说话的第一步,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孩子也必然会在仔细倾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帮助孩子辨认声音,区别声音,是提高孩子倾听能力的重要途径。给孩子呈现的声音要尽量丰富,语言简单、明了,富有童趣,词汇生动、形象,声调平仄有声、抑扬顿挫,表情动作夸张、传意,这样孩子自然听得认真,听得开心。

  1.引导孩子注意室内的各种声音

  和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并且说出是什么声音。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形象地、夸张地说出声音。比如鸣笛开水壶“呜呜”的响声、开水冒泡泡的“沽沽”声、电话铃的“滴嘟”声、水龙头“滴嗒滴嗒”的漏水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等。如果可能,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声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鼓励孩子仔细倾听户外的声音

  当孩子置身于户外时,他可能掉进了声音的海洋。如果不注意,他可能什么声音也没听见,但如果注意仔细听,就会发现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如火车驶过时的“呜呜”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狗“汪汪”的叫声,小朋友玩耍时的欢叫声,建筑施工现场传来的“突突”声,行人路过的脚步声,甚至是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孩子们都喜欢听洒水车的声音、警车的声音、救护车的声音、消防车的声音,父母要引导孩子区别声音的不同,也可以向孩子解释这些不同声音的重要意义。

  3.和声音玩游戏,鼓励孩子寻找声音

  捉迷藏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学前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家里某个地方放点音乐,让孩子顺着声音把“音乐”找出来,也可以自己藏在某个角落,让孩子随父母的声音找到父母。

  4.通过猜谜语,引导孩子仔细去听

  寻找一些适合孩子的有趣的谜语,甚至是选用家里任何东西来自编谜语,让孩子通过听的游戏来学习仔细听。因为孩子要想猜出是什么东西,他一定先要仔仔细细听。比如说:“有个东西,是玻璃做的,有四条腿,可以在上面吃饭、画画。”孩子仔细听后会说是桌子,得到肯定后,他一定很有兴趣继续玩下去。

  5.激发孩子自己制造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如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孩子会更有兴趣去听,同时,父母的参与和引导也必不可少。唱歌的声音好听,敲门的“咚咚”声好听,照像机“咔嚓”声好听,有节奏的拍手声也好听。上楼下楼有声音,开门关门有声音,看书翻书有声音,呼气吸气也有声音。让孩子知道,好听的声音无处不有,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仔细去倾听。

  三、父母的榜样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让孩子知道,认真听别人说话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会交到很多好朋友。还要让孩子懂得语言交往的基本规则,如,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去听,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话,和别人对话时要懂得一问一答。当然,孩子掌握语言交往的基本规则进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学会的。其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1.与孩子对话时,要注视孩子的眼睛

  我们知道,听人说话时看着对方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做一个好的倾听对象,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不要一边低头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边对孩子说:“宝贝,你说吧,我听着呢!”如果孩子有话要讲,父母亲专注倾听的表情,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他表达的思想和意见很有趣,他的话很有价值,值得别人倾听,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在充满自尊自信的情境中,孩子容易学到如何去关注讲话的人。

  2.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父母往往急于开口,以示自己对孩子的理解。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指着一辆汽车说:“妈妈,你看。”妈妈立即接过话说:“你说的是那辆汽车吗?黄颜色的,真漂亮,对不对?”孩子“嗯”了一声,再没说话。这样一来,让孩子认为,妈妈能帮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妈妈说的话就是他想说的话。这既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不利于良好的说话和听话习惯的养成。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父母只有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才可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要想让孩子学会倾听,就得先要给孩子发言的权利,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都能正确表白。

  (编辑:苗皓)

本文Hash:2da4b7e095cade377a4be808c9c1e6610f037192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