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莫死板灵活教育更有利

有些家长善于在家庭教育中制定规矩,但是有时候父母所坚持的原则不被孩子接受,从而伤害了与孩子自荐的感情。因此,亲亲宝贝小编在这里建议,家长要灵活地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善于在家庭教育中制定规矩,但是有时候父母所坚持的原则不被孩子接受,从而伤害了与孩子自荐的感情。因此,亲亲宝贝小编在这里建议,家长要灵活地教育孩子。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成员需要遵从的原则,每个父母都有一些不愿意轻易动摇的教育原则。原则性是构建一个健康家庭的基础,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此同时,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flexibility”(灵活性)是必不可缺的一种策略。如何使父母所坚持的原则被孩子接受,是父母们常常面临的挑战,而灵活性是父母们可用的一把开锁的钥匙。父母体现的灵活性不仅不会使孩子误会父母为软弱或者妥协;相反,父母可以向孩子展现善解人意和智慧的一面,并且体现对孩子的支持。

我处理过一个相关的典型案例。12岁的小女儿先和姐姐闹别扭,接着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母亲想起了我给她的“自我暂停”策略,决定自己去咖啡店坐坐来冷静一下自己。当她出门时,小女儿威胁到,“我要离家出走”。母亲说,如果你想出去一下,当然可以,但是必须在我回家前回来。母亲在晚上8:00左右回到家,小女儿不在家。11:00左右,母亲接到孩子同学的母亲的电话,对方问是否可以留这个孩子在她家里过夜。这个母亲解释了整个过程,请对方家长配合把这个孩子送回家。母亲认为这个孩子必须自己走回来,而不是被人送回来,因为她严重地破坏了规则(注意的是,在加拿大,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车,用车接送孩子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所以,这个母亲建议对方家长开车跟随这个孩子,母亲自己在半路上等着孩子,然后一同走回家。母女一路无语、愤愤地走回家。回到家后,女孩给同学打电话报平安,同学安慰她,女孩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这得意的笑容激怒了母亲。母亲一把抢过电话,禁止她继续和同学通话。这个举动大大激怒了12岁的女孩,各种不理智言行汹涌而出,局面开始失控。事后,这个母亲向我解释道,女孩通过制造和家里人的矛盾,来赢得同龄人的关注和同情,所以当同学安慰她时,她得意地笑。她认为这种行为是必须制止的。

这个例子反映了父母的种种为难之处。尝试了“暂停”策略,但是孩子继续挑战,看起来无休无止:离家;回家后继续挑战母亲。这个母亲原则性极强,强调公正公平。这是作为个体的优秀品质。但是,她忽略了,在家庭教育中,灵活性是教导青少年的关键。女孩有意识地在扩大和家里人的矛盾来博取同龄人的同情,这也是一些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惯用的策略。但是,我不认为她是在故意制造矛盾,扩大矛盾和制造矛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位严厉的母亲有些扩大事实了。但是,如果女孩尝到了甜头,未来她可能通过制造矛盾来持续博取同情。所以,我完全同意,女孩的行为必须被制止。但是制止的时机和如何制止却是值得商榷。这位母亲的制止和惩罚就完全用错了时间和场合,深夜让孩子走回来,在孩子和同学通电话时夺下手机,这些都是在帮孩子赚取更多的同情分,刺激她在错误的路上越行越远;激化了矛盾,导致母女之间的深夜大战;女孩当天的种种错误行为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剖析。

事后,这个母亲说,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如此虚伪和狡猾地博取同情,因为这样太不自重了,所 她必须制止和惩罚孩子。我建议她在家庭教育中继续实践暂停策略并多一些灵活性。设想另一幅场景:如果她当晚允许孩子搭车回家,只要求孩子快去睡觉,第二天再和孩子把整个事件,包括女孩和家人的冲突和离家出走,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结局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我也向这位母亲指出,她应该重视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处理矛盾能力的培养,因为女孩的种种行为不是孩子品质不好造成的。

所以,作为父母,鼓励和要求孩子去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力胜于单纯地惩罚孩子;聪明地指出问题胜于简单地以公正正直来要求孩子。灵活性应该体现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方面面。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忌五句话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忌五句话

无论父母的工作、社会地位、家境的差距有多大,可在面对孩子时,他们的身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家长。很多父母在接受采访时声泪俱下地向记者倾诉他们教育孩子中的不解、懊悔和担忧。这些父母无论曾经有多少成功的经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长就是孩子的启蒙之师,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你怎么这么笨,以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孩子做错题目时,这句话是很多检查作业的家长都挂在嘴边的,虽然说者不一定有心,但是孩子却会听进心里去。这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打击,而产生的后果就是孩子心里面有自卑感,对父母产生逆反思想,进而厌恶学习,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其实"好孩子的进步是赏识出来的",孩子犯错总是难免的,家长采取的应该是更多的赏识教育方式,站在孩子的位置考虑问题,给予他更多的人文关怀,帮他一起解决问题,教给他正确的方法。

“住嘴,你再说看我怎么收拾你”

孩子顶嘴时,家长都爱说这句话,虽然很多孩子在家长说了"住嘴"以后就真的不继续说话了,但是心里面的想法可是越来越多了,有的在想:"我明明就是对的,懒得和你说了。"也有的仅仅只是因为知道继续顶嘴的话将会挨打,所以碍于棍棒的威力而停止争辩,实际上心里是不服气的。其实,孩子顶撞家长并不是一件坏事,每个孩子都有其自己的想法,一味地顺从父母并不是件好事,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争辩的权利,耐心地听孩子说完,指出其所说的不对的地方,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发掘孩子的个性。

“绝对不行,这事我说了算”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威。但是父母的权威不应该建立在孩子惧怕的基础上,作为父亲,应该在孩子面前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主义,而作为母亲,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一种母性特有的人文关怀,不能对孩子的想法、做法和说法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来一票否定。

“你爱怎么就怎么,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管你了”

作为父母,会对孩子说不管就不管吗?答案是不会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所谓不管的话只是一时生气才说的,但是年幼的孩子可不会这么想,他听见这话后只会认为爸爸妈妈真的就不管他了,而伤心难过。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犯很多错误的,犯错并不可怕,因为犯了错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面对孩子错误时,家长千万不要放弃,应该给孩子机会来改正,否则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进而做出一些自暴自弃的行为。

“如果你考试得了第一名,我就给你买......”

这是一句最直接有效的激励孩子的话,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就是贪吃贪玩吗,在这种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确实会为了自己想要的、想吃的东西而努力。但是,外部的动机却是不可持续的,家长不应该靠物质刺激来促使孩子上进,而是要帮孩子树立雄心壮志,让孩子产生内部动机,因为只有内部动机才可能长期地让其不懈地自发努力发奋学习。

本文Hash:a4f059731c8ee025a2c04ea98f0bf6aec6969699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