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有压力,父母应该怎么办?

宝宝入园后,在各方面的环境都跟以前有了很大不同,很多宝宝都会觉得不是很适应。专家表示,宝宝的不适应主要来自于宝宝入园的压力。那么,当宝宝入园后,宝宝压力都是通过哪些行为表现出来的,父母又应该帮助他们呢?听听专家的说法。

小园生的压力事件簿

记得梅子涵在回忆自己女儿上学的场景时,说:“我不明白她的特别伤心,所以每天都责怪。那么好的幼儿园,那么有趣,为什么伤心呢?我总是牵起她很小的手,不顾她的特别伤心,把她送到那里。”孩子们究竟在担心害怕什么呢?

【数字版初入园宝宝状况调查】

张彩云博士曾对启明幼儿园托小班孩子的入园状况连续记录了1个月,下面是统计结果:

·引发哭的4大环节

来园时:46.9%

午睡前:28.1%

进餐时:12.5%

提到有关亲人的词汇时:12.5%

·哭的时间

只哭一两声:40.6%

哭5~10分钟:18.8%

10分钟以上:15.6%

不哭:25%

·进餐

愉快进餐:46.9%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进餐:34.4%

哭,但不影响进餐:15.6%

哭,不能进餐:3.1%

·集体活动

能够参与集体活动:59.4%

偶尔能够参与集体活动:15.6%

看着大家参加活动:18.8%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6.3%;

·依恋物

不需要:65.6%

偶尔需要:25%

离不开:9.4%

·与家人分离时

拉拽家人,很难与其分离的孩子:18.8%

能与家人分离,但情绪不好的孩子:28.1%

不能主动与家人分离的孩子:9.4%

能主动愉快与家人分离的孩子:43.8%

·午睡

很快独自入睡:43.8%

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入睡:34.4%

哭一段时间后,能在成人帮助下

入睡:9.4%

不愿午睡:12.5%

【童话版孩子们想象的幼儿园】

·他的担心

1小兔汤姆想:“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幼儿园我会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可是,他们并不认识我的老师啊。”

2小阿力担心会在学校里迷路。

3.小浣熊想和妈妈留在家里,和“我”的朋友玩游戏、玩“我”的玩具、看“我”的书、荡“我”的秋千。

他的理由……

1.汤姆说:“妈妈,我觉得我好像生病了,不能上幼儿园了。”他还说:“能不能让幼儿园的老师带着所有的同学到我们家,到我的房间?”

2小阿力在入学前的一天“一点儿也不想吃早餐,他只是不停地想着那个超级大的学校和学校里那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希望“要是能一直和妈妈待在家里该有多好”。

3小老鼠阿文说:“我要带小毯子上学。”

妈妈的办法

1浣熊妈妈说:“有时候我们都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那些事刚开始看起来很陌生又令人害怕,可是只要你去上学就会爱上学校噢。”

2小阿力的妈妈把小阿力的名字写在他的衣服上、书包上、铅笔盒上,然后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3小兔汤姆在幼儿园门口觉得太难和妈妈分开了,妈妈给了他一块手绢,说:“在你伤心的时候,就看看手绢,想想妈妈。”走进幼儿园的时候,汤姆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绢。

宝宝暴力喜欢打人,父母应该怎么办?

有的小孩子特别好动,而好动的同时,还伴有一点攻击性的行为,如打耳光,揪头发等等。其实如果这个行为不加以控制的话,对宝宝将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不满3岁的宝宝打人,其实是用这种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感情,但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会改”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幼儿期“打人”的习惯会影响宝宝一生!曾有心理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3岁半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宝宝攻击性的强弱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当小宝宝第一次有攻击性行为时,父母就要想方设法来制止他,因势利导来消解他的攻击性行为,当出现不同的原因时,我们来看看具体应当怎样做。

1.误会了家长的“称赞”

宝宝快17个月了,每当宝宝与家人或邻居玩得高兴时,会突然举起小手打人家的脸,打得叭叭响,躲都躲不过。看他的意思,也不是表达不满,也不是挑衅,那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家长抱着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们长了本领,或者觉得动作卡通,干脆亲含其小手表示“做得好”,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另外,宝宝过了1岁,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哒、哒、哒”类似“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有些爸爸妈妈喜欢在宝宝面前互相拍打调情,这样,宝宝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

宝宝越小,这种“打人”的表达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纠正。我们除了教宝宝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识,更要教给宝宝正确的情感模式,例如教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相当重要。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打脸,都可以直接把他们放在地上,双手按住孩子的肩膀,严肃而平和地告诉他:“爸爸妈妈/阿姨不喜欢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钟,讲明谁也不要抱孩子,几次以后,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就消减了。另外,反应快的家长可以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如,当他刚举起手时就和他做击掌的动作,嘴里可以有节奏地说“你拍一,我拍一”,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改了抬手打人的习惯,抬起手来,他的惯性就是要玩那个拍手游戏!123下一页

本文Hash:1089e8ef8d02731ebcde7f4784ed572490baf2d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