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建议让你学会正确鼓励孩子

鼓励,能让孩子受到鼓舞和认可,也能让孩子更加自信而有动力。很多妈妈都知道鼓励、赞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鼓励也不是越多越好哦,鼓励孩子也要讲究方法,正确的鼓励方法才能达到引导孩子的作用。天津妈妈网网友李大琢子向我们分享了正确鼓励孩子的4个小建议,一起来学习下吧。天津妈妈网网友李大琢子:正确鼓励很重要:一次批评带来的损失需要至少4次鼓励来弥补。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而不好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没有正确的鼓励方法。也就是说,正确的鼓励方法能成就一个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个小小的前提,那就是先学会界定问题,即哪些需要鼓励以及怎么鼓励,哪些需要制止以及如何制止。一般而言,除了涉及重大的人身安全因素以及道德因素,其他所有的行为,家长都不应该阻止。一、鼓励孩子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先天因素正确的鼓励第一个方面:鼓励孩子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先天因素。如孩子做了某件事,要鼓励孩子勤劳、专心、爱思考或者懂礼貌、善良等,而不是赞扬他聪明或者漂亮。聪明漂亮是先天因素,鼓励这些没任何积极意义,反而会带来很多隐患。我侄子叫文宇,某次我到他家做客,他正在玩积木,我对他的赞扬是“文宇做事真认真,真有耐心,这些小的积木都能打这么高,这么漂亮。”这句话,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归因“我积木搭的好,源自我的认真和耐心,我以后还要继续努力。”而有些人的鼓励则是“你真聪明,积木搭这么漂亮”,孩子就会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聪明,以后做事也许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而变得浮躁。二、鼓励孩子的态度和动机,而不是最终的结果鼓励的第二个方面:鼓励孩子的态度和动机,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如孩子做成了某事,要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孝心、勇敢,而不是赞扬他“你真厉害,这次考了100分”。鼓励结果,会让孩子产生家长关心的是他的成绩的错觉,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而鼓励态度和动机,则可提供源源不竭的内驱力。我曾经指导过一个网友家教。有一次她孩子考试比上一次进步了好几个名次,她就对孩子说“××,你这次进步真大,妈妈真为你高兴,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哦。”乍一看这确实是鼓励,只是这种鼓励是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她只记住了要正面关注孩子,却忽视了如何关注。正确的鼓励应该是关注孩子进步的原因,如“最近学习非常专心、努力,连外面开业庆典放鞭炮都没吵到你。有个学习这么专心的儿子,感觉就是不一样。”逐步强化孩子“专心”的学习品质,以后想学习不好都难。三、鼓励要具体化,而不是泛泛而谈鼓励的第三个方面:鼓励要具体化,而不是泛泛而谈。具体化,才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是真诚的,而泛泛而谈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在敷衍他,收不到鼓励的效果,如很多家长喜欢用“你真棒,你真厉害”,这些都不是具体的。具体的,要明确的说出孩子棒在何处,厉害在什么地方,以期把这些优点深化、固定化。一个朋友的孩子学画,以前她的鼓励方式也是“画的真好、真漂亮”,现在已经改成画的色调搭配如何好,布局如何有创意,线条如何优美等。夸奖一个女人漂亮,她可能不以为然,如果夸奖她眼睛如同××一样传神,笑容像××一样迷人,声音如同××一样甜美,很容易就能把她打动。四、发掘闪光点,以此为契机鼓励的第四个方面:发掘闪光点,以此为契机。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好坏兼具的,家长应学会从中汲取积极的力量。如孩子捡起一颗烟头送给父母。也许 家长会认为这是垃圾,很脏,应该让孩子马上扔掉,事实则是,孩子认为这是好东西,他要与你分享。因此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孝心与感恩,这样才能把难能可贵的感恩精神激活并放大,而教育他讲卫生的机会多的是。看了天津妈妈网网友李大琢子的分享,妈妈们有何感想呢?正确鼓励孩子,你做到了吗?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或建议,也来和妈妈们分享吧。查看更多回帖,点击原帖链接:http://www.tjmama.com/thread-435651-1-1.html

让孩子学会正确“争”与“让”


让孩子学会正确“争”与“让”

  “争”与“让”,到底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场景1:“争”:绝不能吃亏

  幼儿园里,当一个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抢走时,她竟然挥起巴掌给男孩来了一个耳光。老师询问女孩为何打小朋友时,女孩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场景2: “让”:她怎么都不跟人争?

  羽羽幼儿园里要举行运动会大赛,羽羽的妈妈带她参加比赛,休息时间,羽羽看见地上的正方体很喜欢,便把小手撑在上面,高兴地玩着。这时过来一个 小男孩,要抢这个玩具,羽羽立刻让开了,羽羽总是这么谦让,从来不和小朋友争,哪怕是非常喜欢的东西她都会让给别人。妈妈很着急,面对她喜欢的东西,她怎 么都不跟别人争呢?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实在是不讨人喜欢,但是那些过分谦让的孩子事事处处都只知道退、忍甚至懦弱,却也更让家长们着急。

  其实强与弱,都是宝宝天生就有的性格。无论性格强与弱,都不是宝宝的错。关键是,如何调整好这个“度”,让孩子做一个既不霸道欺人,也不隐忍自 我的豁达宝宝。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适度的“争”与“让”,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

  3招让孩子掌握 “争”与“让”的度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正确、健康的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正确的“争”与“让”包含三方面的特征:

  1.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

  2.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孩子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

  3.找到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赢。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 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 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5招教会孩子正确的“争”与“让”

  第1招:让孩子自然流露和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当孩子还是一个心智和感觉系统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自身的内在感受和真实的情感流露更可贵的经验了。这时,你所要做的, 就是多让他和外界环境接触,让他在与外界的人和事互动的过程中尽情地流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他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养分。比如,他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 抢时,别告诉他该做什么,看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他自己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渴望和疑惑,都会简单地倾泻出来。此时,玩具本身对他来 说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表达。

  第2招:启发孩子思考判断,自己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一起在游乐场或其他环境玩耍时,如果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 子建立是非标准。因为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往往还是“自我中心”的,大多数时候都无法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玩玩具,总想把好的揽过来一个人 玩,分东西,总想要大的多的好的……,这个时候,如果成人用外在的压力来强求孩子去谦让别人,则很可能违背他们本身的意愿,如果这种意愿经常被压制,则他 们就可能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长大成人之后行为方式也可能相对退缩,不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时期 的孩子来说,可以创造交往条件让他们逐步体验到人际之间互惠互利的必要性,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引导他们的谦让行为,当他们无意中做出谦让行为时,可以赞许, 可以鼓励,但绝不可强迫或引诱!

  第3招:鼓励孩子在环境中寻找规则

  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鼓励他们在游戏和环境中寻找规则。比如,在麦当劳游戏区玩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可以鼓励他们排队,轮到自己玩时就没有必 要谦让。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借助于严格的规则。比如,在小便、喝水时,教育幼儿能排好队等待,不能蜂拥而上;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这 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一些幼儿却很难做到,它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谦让心。

  第4招:教育孩子遇事要协商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孩子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如在为某个玩具争抢时,可让孩子采取轮流玩的形式或石头剪刀布的形式玩;在玩沙过程中,为了工具争执时,可引导孩子合作的完成作品等等。

  第5招: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

  家长有太多的担心:害怕孩子吃亏,害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忍不住要在一边不停地帮孩子做决定,给孩子过多的指点。实际上,担心是一种特殊的能量, 当你越担心一种可怕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有意无意中强调它的存在,你担心的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自在的生命,都有她独特的生命能量, 独特的生命轨迹,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好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把大人的担心投射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 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历练,变得坚强豁达、宽容大度。

本文Hash:463c305533297576cabdbdec9552857ad607e9b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