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对孩子有害的影响

为了弄清父母的不当行为会绐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里首先要区别三种不同的拒绝孩子的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用不理睬和严厉的处罚公开地拒绝孩子。过分追求完美(就像现在这样,我暂时还不能爱这个孩子,我要等到他变得更好),表现为批评和死板的行为准则。因负罪感或扭曲的敌意而过分地看管和溺爱孩子。孩子在不同的情况下遭到拒绝时的典型行为反应。被公开拒绝的孩子会出现进攻性、害怕承担责任和自暴自弃的倾向。过分追求完美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自信,丧失勇气,行为拘束。对孩子看管得过紧,实际上是溺爱的表现:孩子因此没有独立能力、懒惰、挑剔。所谓的“婴儿妈妈”照顾起婴儿来周到细致,能把婴儿照看得很好,但是一旦孩子长大,要独立的时候,这样的做法就会有问题了。个别情况下,要预测某种特殊教育气氛的影响当然很困难。因为除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行为以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孩子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因此,孩子就有各种反应的可能性。例如,遭遇拒绝时,孩子会有攻击性或者抑郁性的反应,或者两种行为方式交替出现。此外,父母对孩子是否定还是肯定,态度很少能一致。他们总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喜欢孩子的某些方面,却又不赞成他的其他方面。应该说,这样的局面部分也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冲突造成的。反过来,孩子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也会致父母之间的矛盾。(兼职编辑:李颖怡)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一个家庭的可以影响孩子一辈子,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这样能更好的使孩子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准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对孩子而言什么影响他们最大吗?答案是:家庭,家庭在孩子心理发展上有着最关键性的重要影响。

记得大学的时候,老师对我们做了一次调查问卷,问题是这样的:你感觉谁对你的影响最大。答案一:家庭;答案二:学校答案三:社会(家庭和学校以外的)。赞同是家庭的学生占了56%。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错误的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第二个因素就是--在养与教两大任务之中,我们的家长是否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毫无疑问,关于抚养孩子的问题,中国几乎全部的家长都能够尽职尽责,在这一点上,罕有国家或民族能够与我们匹敌,中国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愿意为孩子付出无尽的关爱,哪怕是最微末的底层民众。只要有一丝物质上的财富,都愿意悉数提供给孩子,只要有最后一丝希望,哪怕竭尽全力,都会不遗余力地拯救自己的孩子,绝不轻言放弃。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可以负责任地说,大部分的中国家长,还远未能做到十之一二。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那样,在许多家庭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书柜,看不到书桌,看不到饭后坐下来进行自我学习的家长,我们能看到的是永无休止的应酬,四时不停的电视节目,一桌又一桌的麻将,一场又一场的舞会。

当我们的家长停止了自我教育时,当我们的家长不再读书时,当我们的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此不屑一顾时,又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孩子会有所不同。

即便我们的教育制度有所缺陷,即便应试教育的劣性已经暴露无疑,我们的许多家长都无法推卸自己在“养而不教”上的重大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可惜我当年没有机会读书”,或者是“可惜我当年没有好好读书”,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孩子成为了完成家长未竟目标的工具,“好好读书”也就此成了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

然而,我们必须要问的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过去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人生接下来的选择有许许多多,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却不愿意再选择继续学习、继续充实自己?

当成年人未能以身作则,静心学习的时候,又如何能够指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做到这一点?

当成年人一方面大讲道理,甚至滥施暴力的时候,又如何能够指望我们的孩子拥有主动学习的态度?

当我们的家长沉迷于麻将、留恋于电视、徘徊于酒局饭桌的时候,又如何能够指望我们的孩子自愿自觉地坐到书桌旁?

当我们的家长对学习不屑一顾,对阅读毫不在意的时候,又如何能够指望我们的孩子感受到学习与阅读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家长无法作为榜样,展示学习与阅读的快乐时,又如何能够指望孩子相信说教?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才令许多家长占不到半分道理,只能指望暴力与责骂,来强制孩子坐到书桌旁,当这样的情势存在时,我们的孩子从求知中得不到半分快乐,甚至于厌倦学习,憎恶书本,其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知识改变命运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话,也绝不是流于形式的响亮口号。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实,然而想要让我们的孩子自发地认识到这一点,凭借体罚与暴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我们的家长真 正认识到为人父母的职责,以及实现这种职责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时,孩子的学习意识才会被真正地培养起来。

本文Hash:a6968c399b76f12782d254c5c8c2cfc5acd94551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