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换老师的好与坏

幼儿园里有很多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像是孩子的妈妈一样。但是有的幼儿园会经常的更换老师,幼儿期的孩子对于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面孔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经常更换老师,会容易引起幼儿怕生,产生恐惧。到底该不该经常换老师?开学一段时间了,偶尔听到家长的交谈:“孩子升中班换新老师了,小班的老师怎么不跟着孩子升上来呢?孩子已经适应了老师的风格,老师也熟悉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这回一换新老师,孩子又该不适应了。”听了家长的话,使我这位新接班的老师有了更深的思考。针对家长的担忧,我们是这样做的。幼儿园里的教师与孩子1、“贴心提示”帮家长分析换老师的利与弊我们在家园桥中很显著的位置创设了“贴心提示”专栏,向家长分析老师随着孩子升班的利与弊。有利的方面是:老师比较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脾气禀性,孩子也对老师的性格、喜好、工作方式、语速、态度等逐渐适应了,彼此交流起来更方便。老师也更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不利的方面是:老师的习惯、喜好、性格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如爱唱的老师班上的孩子往往爱唱、会唱,喜静的老师班上的孩子往往相对安静、踏实一些。2、尽快与幼儿建立感情,减少幼儿的陌生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父母家人之外,老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之一。让孩子熟悉、适应不同特征的老师,也是一件好事,不至于三年下来,孩子仅受某一位老师的某一方面的影响。多换老师对孩子来说也是多接触榜样、多丰富自己经验的机会。当然,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来说,常换老师影响不是很大,而对于性格偏内向、胆小、适应慢的孩子则可能刚好相反,也许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又出现摇摆不定的状况。对于这样的孩子,那就要借助原来的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让新老师与幼儿间相互认识与了解。这样做,既可避免让孩子受某位老师影响过深,也不至于令孩子因完全陌生而加大适应的难度。3、及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新教师要精心准备家长会上的发言内容,让家长对你又信心,感受到你是一位育儿经验丰富、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很细致的一位好老师。向家长坦诚的交流,告诉机长不管是否随着孩子一起升班,相信原来的老师都会尽可能地向新老师介绍孩子的长处,家长呢也要少说孩子不会做什么,给新老师和孩子留有互相发现、互相赏识的空间,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干扰新老师对孩子的准确判断。为了沟通的有效,可提前建立家长与新老师沟通的时间表,彼此熟悉情况后,老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有更多的了解,教育会更具针对性。幼儿园老师的更换有利也有弊,熟悉的老师对每一位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脾气禀性都非常了解,教学起来会很方便。但是如果一直不换老师,孩子们会一直受到同一位老师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可以更换老师,但是要注意不要太过频繁,要照顾孩子的感受。(兼职编辑:蒋慧敏)

幼儿园老师眼中的好坏家长是什么

  讲述人:北京惠智实验幼儿园老师 余玉兰 20年教龄 高级教师

  老师喜欢的家长

  理解老师的家长

  彤彤上小班了,幼儿园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早上起床让宝宝们自己穿裤子,第一天,彤彤把裤子穿反了。老师说要帮她换过来,彤彤就不允许,老师为了不惹急彤彤,就没有帮她换过来。等彤彤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发现彤彤的裤子穿反了。老师又忘记跟家长解释了,彤彤妈妈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彤彤说,“我知道,这肯定是我宝宝自己穿的,我们宝宝长大了。”老师听到彤彤妈妈的话,觉得很温暖。老师解释的时候,彤彤妈妈说,我理解你们,这还有助于培养彤彤的动手能力呢。

  点评: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是对的,国外的幼儿园都是让孩子自己料理衣物的,包括叠整齐,放进衣服包里。孩子把衣服穿反了、鞋子穿反了的事会经常出现。老师不马上要求换过来是对的。小朋友们会互相模仿、纠正,学会正确地穿衣服和鞋子。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孩子知觉能力发展的过程,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耐心和爱心。彤彤妈妈的话既理解、包容了老师,又鼓励了孩子,应该受到肯定。

  配合老师纠正孩子缺点的家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家长一听到老师提他孩子的缺点的时候,就不高兴。但王秋实宝宝的妈妈这点就做得很好。小秋实有个不好的习惯,经常丢散落四,有时放学别的小朋友都收拾好走了,小求实书包也忘记收拾就跟着跑出门。老师跟小秋实的妈妈说了这个情况后,妈妈很配合老师的工作。以孩子的爱好纠正他的这个缺点,小秋实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妈妈就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早上上学的时候要记得带一本书给老师看,如果这书带给老师了,妈妈就帮你买,如没带到,就不给买。果然小秋实把那本书记着带给老师了,如此一来,渐渐改掉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点评:这是一位懂得孩子成长规律的家长,孩子丢三落四不是故意的,而是正在形成记忆力和注意力,秋实妈妈的方法符合孩子的心理,因势利导,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养成了孩子的好习惯。

  孩子打闹,正确引导的家长

  孩子在家娇生惯养,但到幼儿园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打闹,也有抓挠的时候。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被抓伤的时候,家长之间因此会吵闹。但丁丁的妈妈告诉孩子,在打闹的时候要有自我保护能力。有一天,丁丁的胸口被别的孩子的抓伤了,妈妈看到后,告诉丁丁:“虽然你吃亏,但你也有责任,你看啊,你们两玩的时候,你打不过人家,你要学会躲,你不能站着,当别人抓你的时候,你要学会挡。”如此一来,丁丁以后再小朋友吵闹的时候受伤几率就低很多。

  点评:打闹是孩子的天性,不会打闹的孩子长大之后性格上会有缺陷。受点伤更是司空见惯的。孩子感觉中的触觉、痛觉、肌肤觉、运动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打闹中发展起来的。当然打闹又有个度,太激烈的话会伤筋动骨。对精力旺盛的孩子可以练练武术、跆拳道,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如暴力倾向等,要注意适当治疗。

  给宝宝安全教育的家长

  剪刀、插线板、饮水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危险的东西,为此很多家长把这些东西都藏起来,不让孩子看见,这虽然避免了危险,但孩子永远不知道危险的东西长什么样。下次遇到了,也不知道是否危险。

  薇薇家有仙人球,剪刀,插线板。薇薇的妈妈相反,并没有把这些东西藏起来,而是让孩子去摸摸仙人球,然后问薇薇,“扎吗?”薇薇点头,“扎,”然后告诉她不能碰会扎手的。同样,妈妈在饮水机接一杯热水,然后让薇薇感觉烫不烫,再告诉孩子别碰饮水机,如此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就懂了。

  有些家长看到幼儿园有饮水机和剪刀就抱怨幼儿园怎么放这些东西啊。儿薇薇的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很好,避免孩子受伤的同时,无形中也增长了孩子的见识。

  点评: 薇薇妈妈的做法很好。让孩子远离危险,不是把有危险的东西藏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在家里,父母可以把剪刀、打火机等这些对孩子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都藏起来,但是孩子活动的场所不仅是家庭,在其他场合,孩子们还是会看到和接触到这些东西,仍然会对他们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像薇薇妈妈这样,告诉孩子,哪些物品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怎样使用才安全,甚至让孩子摸摸仙人球,让他尝到了疼的滋味, 他就会记住了。

  薇薇妈妈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就是主动地 教育,比那些消极的把东西藏起来的方法更有效。当然,安全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危险品藏起来的方法也是妥当的。

  老师不喜欢的家长

  爱比较的家长

  班上的孩子比较多,每个孩子的性格各异,孩子能力也有强弱。而雯雯的爸妈总是喜欢让雯雯跟别的孩子比,如果雯雯在哪方面不如别的孩子,就指责老师教的不好。有一次画画作业,雯雯的画没有得到老师的小红星,雯雯父母就跑到学校指责老师教的不认真,让雯雯跟一个画画比较好的孩子比,殊不知,那个孩子的爸爸就是个画家,平时就有画画的训练,在家也有爸爸的指导。

  点评:教育孩子要基于对孩子的尊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我们提倡纵比、和自己比,而不提倡横比,和别的孩子比,智力还分7种呢,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需要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努力。自己的孩子是个梨,不能非要他成为苹果。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她自己,才是老师和家长应该有的教育观。

  不会放手的家长

  现在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倩倩的妈妈给了老师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早上要求老师必须让倩倩去大便;要求老师剥完香蕉的时候,不能立即给孩子吃,必须放在怀里暖一会儿;早上起来要老师给孩子套个小马甲,说是怕孩子冻着;…….如此一来,倩倩的体质比其他小朋友都弱,自理能力也差,到了上大班的时候还不会穿衣服。学习上也没有别的孩子机灵,反应能力慢。

  点评:惯子如杀子,家里条件再好也不能娇惯孩子。温室里的幼苗不经风雨是不能成材的。幼儿园里要训练孩子学会大小便,学会剥水果。日本幼儿园让孩子光着上身,跑马拉松、上课、吃饭,锻炼孩子的自身抵抗力。多动手,才能有利于感知觉的协调,也才能促进大脑的运动系统的发展。

  有问题就冲老师嚷嚷的家长

  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或老师有满意的情绪,再接孩子的时候,当着许多家长的面,对老师大声吵闹,指责老师。让老师一点尊重感都没有,同时也给孩子一个不好的印象。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是希望,家长要是对老师和幼儿园有意见的时候,能私下找老师商量解决问题,老师也是人,人之常情,不给老师尊重感,老师看到孩子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他的家长,难免会有点不舒服。点评:家校合作、老师父母合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家长当面指责教师无疑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自信心,也会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作为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作为家长也要三思而后行。

  母婴频道小编提醒:教育部今年发文,要求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在国外叫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和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交流、坦诚合作,这样可能就会避免直接冲突的机会了。要了解更多详细的健康母婴知识,请关注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

本文Hash:e23a946669af0deb938e9d4f3b46d10025054ae4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