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需求

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但是不代表着要不停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要学会自己承担责任。教会孩子自己为自己负责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情。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他们的心灵。其实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们把自己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然后,在今后三年内可能满足的愿望上打勾,其中打勾的能占20%,我们多半就很满足了。而现实是多数孩子75%以上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了了,这一点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

所以,父母应善于对孩子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受。一项实验表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

问题是很多父母缺乏临场说不的处理技巧。典型的过程是这样的:上街前说好今天不买东西,但到了街上,面对诱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后撒泼,大人觉得很丢面子就屈服了,当然嘴上还是要恶狠狠地说,下不为例否则就收拾你之类,显然这种空洞的威胁永远都不会兑现。另有一对夫妻是这样处理的:孩子撒泼,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由妈妈出面说,你愿意赖在这儿就呆这儿,我们先回去了,说完掉头就走,孩子见势不对,拔腿就追。回去后吃完晚饭,父母郑重地和孩子交谈,让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为,并主动作出行为承诺。

家务活父母干就行了

幸福指向――让孩子承担劳动的义务

我们小时候都被家长安排着承担一定的家务,但轮到自己做父母时几乎没人指望孩子能帮家里做事。调查显示,各国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间分别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

教育孩子有方法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可以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可以叠衣服、理床铺,6岁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孩子就该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饭桌、倒垃圾。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

板凳绊倒了你,我打它!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板凳绊倒了孩子,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中国的家长是打板凳,安抚孩子,孩子学会的是推卸责任,抱怨他人;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承担责任,寻找原因。

其实很多事情大人是不必急着挡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让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只有承受了他才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远比家长过后反复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小编总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导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因为孩子耍赖就迁就孩子,这样会养成不好的习惯,长大后就很难改过 。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中国有句古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于竞争日益增大的社会而言,这句话仍然是真理。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几乎可以说是一件关乎生存的大事儿。有不少妈妈跟我反映,孩子上幼儿园了,经常尿裤子。还有的孩子一从幼儿园回家就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因为他在幼儿园就算吃不饱也不敢告诉老师,只能饿着,于是回到家了就开始狂吃东西。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父母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在上幼儿园后,渴了知道问老师要水喝,要小便了知道报告老师,这些基本的、表达自己需要的技能,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孩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将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长远发展。父母对孩子表达需求的能力影响巨大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向他们写信询问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2封回信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妈妈准备好了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而孩子们都很想要最大的那个苹果。一封信来自监狱里的一个犯人。他在信里写道:面对那个大苹果,弟弟抢先说出了那句话:“我想要最大的。”结果妈妈瞪了弟弟一眼,责怪道:“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自己灵机一动:“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苹果,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这个主人公的结局是:他从此学会了说谎。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在我们都争着要大苹果的时候,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那么,让我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这个主人公的结局则变得富有竞争力,因为父母给了孩子表达的机会,并用恰当方式鼓励孩子去争取内心所想。关于苹果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是今天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敢于为自己的需求积极正向地付出努力是多么重要!孩子的4个基本需求,你忽略了几个?孩子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的和心理需求。这些需求,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如果父母不懂得鼓励和接受孩子,反而粗暴地干涉,那么孩子很有可能越来越不敢争取自己的需求。概括起来,孩子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父母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你究竟忽略了孩子的哪些需求?1.物质营养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孩子的身体要生长,既不要营养过剩,也不要营养不足。据研究,孩子有一种先天的本能。什么本能?就是他们知道饿,他们也知道饱,而且还能够自然而然地根据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食物。2.爱与尊重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情感满足、安全感构建有关,属于心理营养的需求。孩子天生依恋父母,需要听到温柔的声音,愿意看到亲切的笑容,感受爱的抚摸。同样,和成人一样,孩子是需要被接纳、被认可的,获得存在的归属感、价值感。3.智力发育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智力发展有关,属于认知上的需求。孩子生来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世界,尝试和体验身边的事物,探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在自我表达中来尝试着创新,这是他认知的需求。4.游戏的需求孩子就是通过游戏学习和认知的。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强健身 ,而且能够促进认知发展,丰盈孩子的心灵。游戏中不仅包含了孩子自我成长的各个命题,还会涉及社会化的养成,因为大多数游戏都离不开同伴。

本文Hash:5fc00a4842ea0e10f4b9f92dbc0709525cb91bd9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