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威信型的父母

我要成为威信型父母

从低支持到高支持

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心理学家统计结果证实,威信型教养风格(高支持、高管教)是最正面的教养风格,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教养风格,加大孩子成功的机率?

简单来说,落在低支持区块的家长(疏离型及权威型),应该发展对孩子的同理心,学会真正倾听孩子的需求、恐惧、害怕及希望。而落在低要求区块的家长(疏离型及放任型),应该要学会有自己的立场,了解爱他不是放任他,而是要求他能够发展出健全的心态、心智能力与社会能力。

如果父母属于疏离型及权威型风格,孩子久而久之就不会想要跟父母沟通,因为每次沟通孩子都没办法被理解,孩子会认为多说无益。有的父母自认为开明,但实际上时常加诸自己的意见在孩子身上,孩子多方尝试后一直无法让父母明白自己的感受,自然会放弃。父母还嚷嚷着:我这么开明,为什么孩子有事都不跟我说?扪心自问,你真的有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心吗?还是你总是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有你在乎的事是最重要的?

要求

权威型教养

低支持

高要求

威信型教养

高支持

高要求

疏离型教养

低支持

低要求

放任型教养

高支持

低要求

低高支持

所谓同理心,就是能够感同身受的能力。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情绪,你就没有办法真正去支持、鼓励孩子,你们中间会有一道无形的墙,阻隔了情感交流与沟通畅通。比如说,孩子心爱的玩具掉了,很伤心地哭着。如果此时你跟他说,玩具掉了就再买新的就好了,没有什么好哭的。孩子可能会哭得更大声,因为你没有办法理解他心爱玩具掉了的痛苦。虽然大人眼中,小孩子的玩具实在是轻如鸿毛,一点都不重要。可是对小孩子来说,他心爱的玩具相对于我们可能是我们最爱的王建民签名帽或古董收藏品。这样的东西掉了怎能不伤心呢?

相反的,具有同理心的父母会先认同孩子的情绪,宝贝,玩具熊掉了很难过是不是?我们一起去失物招领好吗?找不回来了,我们一起祈祷玩具熊能够有一个新的好主人照顾他,好吗?藉由认同他的情绪,逐步带领他找到善后的方法(失物招领),调适找不回心爱玩具的心情,孩子的心门才不会逐渐关闭起来。藉由被聆听与了解,孩子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后成就才会高。

从低要求到高要求

落在低要求区块的家长(疏离型及放任型),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尤其是放任型父母,本身没有坚定立场,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养成孩子无法无天的个性,也造成孩子因为过度自我而无法和同侪相处。不顺他的意就生气,一副小霸王的样子其实都是父母宠出来的。

要求

权威型教养

低支持

高要求

威信型教养

高支持

高要求

疏离型教养

低支持

低要求

放任型教养

高支持

低要求

低高支持

有的低要求父母会辩解,我对孩子也是有所要求啊!如果只是轻声细语地跟孩子说几声,孩子连理都不理,依然故我地调皮捣蛋,这哪算是管教?

疏离型父母对孩子不太在乎,而放任型父母对孩子虽然同理心很高,但是完全以孩子的意思为依归也不恰当。这样百依百顺对孩子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我听过这样的例子,一对父母带小孩到朋友家玩,小孩在院子玩了满手泥巴,跑到父母朋友客厅里往全新的白沙发上一抹,父母竟然还对自己的孩子赞扬有加:宝宝好有创意喔!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在这种教养风格下长大的孩子以后人际关系要好也难。

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权威型"父母?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任何角色所不能替代的,不管是在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形成、社会的交往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都给予了孩子雏形,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亲子之间潜移默化的一种教授和学习。

现在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有的父母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教孩子时"下手之狠"让人痛心;有的父母爱孩子时"没有分寸"让人费解,不管是"爱"还是"恨"都会对孩子的人生造成深远的影响。

那么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个性性格的形成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父母应该以怎样的教养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优良的个性品质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

一、实验目的

父母教养模式与儿童个性特点之间的关联

二、实验过程

首次是将学前儿童按个性(儿童的独立性、自信、探究、自我控制、交往等方面)成熟水平分出最成熟的、中等成熟的和最不成熟的三个组,然后对这三组儿童父母的教养水平从A控制,B成熟的要求,C父母与儿童的交往,D教养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而在第二、三次实验研究时采用与第一次实验相反的研究程序,方法是对三种不同教养类型父母的幼儿做个性评定,等这些而通长到9岁时再做一次个性评定。

三、实验结论

首次试验的测评结果是最成熟组儿童的父母教养水平最高,依次往下,最不成熟组儿童父母得分最低。鲍姆令德将这三组儿童的父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娇宠型。

第二、三次的实验结果发现,权威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都胜过其他两组儿童;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平平;娇宠型父母的女孩在认知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得分都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

从鲍姆令德的实验中明显可以看出,权威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利的。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鲍姆令德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 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4)"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儿童缺反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溺爱型"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忽视型"会使儿童学习注意力转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将会荒废学业。

只有在"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并且能够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同学交流。"权威"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体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即"权力",父母具有养育孩子的义务,同时也有教养的权力;二是体现孩子对父母的反馈态度,继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是亲子间互动的结果。

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权威型"父母呢?

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

2、对孩子的要求要采取一致的态度,不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3、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态度一致,不可以成喜、以败悲。

4、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的作出反馈,避免"权威"变成"专制"。

孩子的教育没有一定之规,这需要做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及时的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修正自己的教养方式,通过学习以及和孩子的互动来寻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孩子是不断发展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就是继续完善自我的过程。

本文Hash:6f2280a1472bb7b5bf121be6788d072fed941998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