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孩子

幼儿园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更是其收获童趣的乐园,教育幼儿,我们不可采取古板的教育方法,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自由的时间及空间,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爱上幼儿园!

2006年9月10日

我发现了一个蜗牛!

上周,我家电脑出现故障,无法写每周的简讯,只得把两周的简讯合二为一。

去年的9月12日是华德福幼儿园的开办日,当时,我们十分高兴有了一个开端,万万没有想到此后的道路是那么曲折。现在,一年过去了,北京的华德福幼儿教育事业仍然步履艰辛,但在我的内心始终珍藏着朋友的美好祝福,不放弃希望。

将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孩子

周三,我们班来了一位德国志愿者麦克(Michael),他今年高中毕业,愿意到中国做11个月的义工,他曾前后联系了10个单位,都被谢绝,最后我收到他的求职信后,一口答应他的申请。他说只要能来中国,他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孩。当天晚上,全园老师为他举行了一场欢迎会,来自云南的黄艳老师跳起了民族舞蹈,她热情奔放的歌声和豪放的舞姿,把我们全都调动起来,跟她一起载歌载舞。我仿佛又回到在英国跳苏格兰集体舞的时光,如痴如醉,快乐无比。欢迎会开始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疲劳,以为坚持不到最后,可是一跳起舞来,所有的疲劳全都消失了,跳完后,神清气爽、意气风发。

华德福班级的外面有一块绿地,汤在的时候,让我们把绿地用栅栏围起来,孩子们只能在栅栏里面玩。我们挖了一个沙坑,上午和下午的户外活动,孩子们都是围绕沙坑玩耍,比起先前这些孩子玩耍的空间和内容,狭小、单调多了。可是孩子们发现了另一个天地,“快来看啊!一个大蜘蛛!”“我发现了一个蜗牛!”“我找到了一个蚂蚱,它喜欢吃什么?我们去弄一点。”每天户外活动时,我都能听到孩子们欣喜的叫声,某个孩子的发现吸引了其他的孩子,大家都围过来看,有时孩子们还会把老师呼唤过去。

虽然孩子们可以静下心来专注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但我们总觉得栅栏里还是缺少可以玩的内容。怎样既能节省开支又能提供玩耍的合适环境?我突然想到在地上挖个坑不用花钱。孩子们可以跳进爬出,也可以在坑上放块木板当做桥走来走去。

周五,谭志国带着自己的父亲,专程来帮我们做户外的独木桥和娃娃屋用的架子,他说华德福教育是那么好的教育,义务来帮忙理所当然。我们还处于艰难创业阶段,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都非常紧缺。

我们召开了华德福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王莉老师带着家长们做了晨圈活动和饭前的感恩,我们一起分享了麦克从德国带来的美味蛋糕。王莉老师还表演了关于中秋节兔儿爷传说的偶戏。最后,我们以下面这首童谣为家长会画上句号:

紫不紫,大海茄,

八月里供的是兔儿爷。

自来红,自来白,

月亮码儿供当中,

毛豆枝子乱哄哄。

鸡冠花,生个红,

圆月的西瓜皮儿青。

月亮也吃得哈哈笑,

今晚的光儿分外明。

上周我只在幼儿园工作了一天半,女儿要离开家了,我帮她准备行装。送她上了火车的第二天凌晨4点,我就醒了,梦见她明明上火车走了,怎么又回家了?醒来后我想也许是她回到了我的梦里,来看望我。

我迈上华德福教育之路,是因为我做了母亲,我想把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给予我的孩子。虽然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接受华德福教育了,但我愿意介绍给家长们,愿意带给其他孩子们。是女儿改变了我的一生。她走后,我才意识到作为母亲,培养孩子的目的,是 了有一天她能用一双坚实的翅膀展翅高飞。

小编总结:幼儿园是孩子们展翅高飞的开始,这一段时期在宝宝们的人生之中是重要的阶段之一,但愿家长们都能够懂得将美好的事物留给孩子,不要让小小年纪的孩子成长书呆子!应该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们,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为了未来!

不要总是把最好的东西分给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适时地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式,不要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好东西是很容易得到的,一旦他有一天得不到了,心理上就会产生很大的落差,这绝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将最好的都给孩子,而应根据孩子成长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时下,年轻人轻易不要孩子,一旦要了,就希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奶粉,喝就得喝进口的;尿布,用就得用专卖店的;衣服,穿就得穿名牌的;玩具,买就得买最时髦的。好像要是在孩子身上不花个万八千的,在孩子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做父母的就是失职。这种观点在现代非常流行,以至于年轻父母不惜血本也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月月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薪水并不高,结婚的时候为了省钱连婚纱照都没舍得拍。可自从宝宝出世后,月月完全变了个人,花钱似流水,宝宝百日照,2000元,而且还另外交了5000元,是摄影机构提供的“随时服务”,孩子什么时候再来拍照都行。宝宝的外婆非常担心:月月一个月的工资也没有7000元,这样下去,日子怎么过啊,岂不是要累坏了自己的女儿吗?

时下父母大多觉得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为了孩子,拼了命也得买最好的,月月就是这样的典型。或许有些其他因素在作祟,比如下面这位妈妈:

阿华的宝宝已经满8个月了,但她仍然在家陪孩子,也不去上班。阿华其实不是不想上班,而是感觉孩子还小,自己还需要照顾孩子。她认为自己怎么能因为上班而耽误了孩子?虽然自己现在没上班,可是并不比上班清闲,每天要带宝宝去早教班练习,一堂45分钟的课就要200多元,贵是贵了点,可人家的孩子都上,自己的宝宝当然也不能落下。

200多元一堂课,别人的孩子都在上,自己的孩子不去那不是丢人吗?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种攀比心理会蒙蔽父母的双眼,再也无法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和宝宝给家庭带来的幸福。

家长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心理,是一种“育儿强迫症”,容易让孩子今后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此外,不顾家庭实力创造种种最好的环境也会给家长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加大了心理压力,这对孩子也是没有好处的。

育儿专家说:“现在七八岁的小孩就知道跟同学比谁爸爸的汽车漂亮,谁爸爸的汽车贵。其实,最好不要让小孩享受太优越的物质生活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太周到的服务。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并不是‘给他最好的’他就能成为最好的。”很多孩子都表现得自私,不懂得分享;攀比,做事讲排场。孩子的成长轨迹已经完全脱离了父母的期望。

在世界上,物质并不能代表一切,“爱”才是最美好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一次拥抱,一个眼神,甚至只是一个微笑,比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更为珍贵。毕竟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不可能做到“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盲目的攀比并没有必要。经常带着孩子去公园,在家里举行小聚会,多和孩子谈心,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等,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更有帮助。

有些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作为家长就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在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比如可以利用节假日、过生日等机会邀请其他小朋友,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励孩子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让他体验与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的快乐。

一天傍晚,妈妈答应儿子买 淇淋吃。可是妈妈突然想到儿子的咳嗽还没好,所以总想方设法让他少吃点。

于是,妈妈便对儿子说:“妈妈也想吃冰淇淋,行吗?”儿子很不情愿,但还是给了妈妈一口。但是儿子却开始哭闹,嘴里嘀咕:“跟原来不一样了,这个我不要了。”妈妈意识到这是儿子不愿意和她分享冰淇淋,他这么小就这样,长大还不一定怎样呢。看着儿子哭哭啼啼,妈妈很冷静地坐到沙发上,开始吃起了儿子不要的冰淇淋。儿子见状,立刻跑来抢妈妈手里的冰淇淋,没抢到,只是小手上沾上了一点,他就舔着吃。“妈妈,冰淇淋我要吃的”,儿子开始妥协,妈妈把吃剩的给了他,他吃完了,说:“妈妈,我想睡觉。”其实,妈妈知道这是他躲避妈妈的一个借口。故意说:“不想搭积木了?”平时儿子最喜欢和妈妈一起搭积木,当时,他点头了。

搭完积木后,妈妈问儿子:“今天,是谁错了?”他不说话。妈妈严肃地跟儿子说:“好吃的东西要一起分享,在幼儿园里,你不是把糖分给老师和小朋友吃吗?那就是和别人分享。可是,今天你不愿意和妈妈分享一个冰淇淋,你说,对吗?”“妈妈,下次吃好东西我要给你吃,还有爸爸。”儿子笑着说。妈妈开心地笑了。

或许,正是妈妈的坚持,才拗过了年幼的儿子,让他明白了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父母就要重视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习惯。例如,在家庭聚会,可以让孩子主持,让他来分桌子上的美食,鼓励他先分给别人,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还有助于孩子养成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

本文Hash:b9e487391be834d4e853957eb5e893477a21f89d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