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不做“陪学奴隶”

在当今物质生活条件已不太困难的条件下,“爱心”和“金钱”不小心成为摧残和打压孩子的进取心的利器。

我有一个研究“心理生命图谱”。我用举例的方式讲一个道理。

请问,人用什么品尝食物的味道?

回答:舌头。

不错,但如果把你拉到一个黑屋子里面,用黑布蒙上你的眼睛,并让你张开嘴,然后将各种各样的食物塞进你的嘴里,但不告诉你是什么食物,会是什么感觉?

试试吧,一试你就知道了,你会全无感觉。蒙上眼睛吃东西你才会恍然大悟地发现,人,原来是靠“眼睛”来吃东西的。没有了看见和知道,甚至吃大多数东西都会感到恶心和危险,这就是人的本能。面对着同样的一桌的美味,睁开眼睛看着吃和闭着眼睛让别人喂着吃,前者幸福无比,后者艰苦难忍,战战兢兢。

面对着一个从来没吃过的食物时,我们的第一感觉也是紧张和陌生,要仔细地盯着那个食物看个究竟,并且要听身边十分可靠的人给我们介绍那是什么,怎么样地好吃,我们才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嘴里慢慢地品尝,并等到尝出美味时才敢放心地大口吃。

以上现象就是心理生命图谱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觉察与感受,是建立理解和接纳的铺垫和前提。

它的意思是说,人类在理解和接纳一种事物时,必须首先对它有足够的“知晓”和“感受”。知道、体验、并喜欢,产生了喜爱的感觉和铺垫,再去自发地投入精力去寻找和获得,才是学习的最佳开始,才会有快乐学习和幸福学习的过程,才会有“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后续努力。

很多家长说,“看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喜欢枪。”、“看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喜欢娃娃。”其实,不是什么天生,一定是家长无意中为孩子创造了接触“枪和娃娃”的机会,并让孩子们觉察到了触摸它们的幸福和快乐,孩子们才不知不觉地喜欢了起来。

请看心理生命图谱中关于智商开发的一个“全程”观点,这是人类学习一个事物或一项技能的最佳路径和过程,而这其中的每个步骤能力,又都是开发智商的关键能力。

觉察、感受、选择、注意、摄入、理解、记忆、贯通、表达……

请注意,觉察与感受,排在第一位置,它好比是1,后面的一切好比是0,有了它,后面的一切都有了,没有了它,后面的一切全无,这是人学习一切事物的通理。人类学习一切事物的过程,都会不自觉地走过上述过程,或在上述过程中反复徘徊、跳跃、犹豫、互激与互补。会学习的人,或会指导孩子学习的家长,要把指导孩子学习的重点放在觉察和感受上,从而让孩子自发地、强大地、并其乐无穷地执行后面的步骤。而愚蠢的家长,则一般忽视孩子的觉察与感受建设,造成孩子学习没有原发乐趣和动力,只好拖着孩子、逼着孩子、打骂着孩子进行后面的艰难学习过程,结果自己也沦为“陪学奴隶”。

如何科学做好“陪读家长”?

因此,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不少“小一”小二”学生家长[微博]常要身兼数职,既要做好父母,又要做好“陪读教师”不过,陪读可不只是坐在学生身边陪着他学习这么简单,做好“陪读家长”不单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孩子的答题角度来解决难题,还要懂得奖罚分明,该鼓励时鼓励,该批评时决不嬉皮笑脸。辣妈经验篇而有的也走了些错路,辣妈张女士的女儿今年在浦东一所业界口碑较好的小学读五年级。张女士和大部分家长一样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操碎了心”做了近五年的陪读家长”过往的陪读”有的孩子身上看到明显成效。错过了不少宝贵机会。结合自己的收获和失败,张女士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陪读”经验。低年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家长多关注孩子的书写、阅读等方面的习惯,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建立学习习惯的黄金期。正是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打基础。低年级孩子的智力发育还不成熟,孩子未必能理解家长灌输给他理论知识,但是这个时机,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是可操作可实行的引导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形成较好语感张女士的联系方式中也添加、关注了不少家长互助群、孩子学习群以及学科各类订阅号等。这些学习群和订阅号中常会分享一些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英语电子读本、英语阅读素材等。张女士建议,和大部分家长一样。家长可以下载其中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供孩子阅读和学习。对于刚升入小学的孩子,单单学习某个字或词,显得枯燥而缺少吸引力,孩子即便记住了也很可能不会使用。但是借着阅读,孩子可以形成整体语言感觉,反复阅读中对某些字词的运用形成概念。陪读辅导思路要符合学生层次特征父母应该轮流对孩子进行陪读,一般观念认为。今天是妈妈,明天就换爸爸。但张女士认为,父母可以轮流陪读,但一门科目最好仅一位家长全程跟踪。张女士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比丈夫更长,当孩子开始涉猎一些思维训练题目时,张女士听取了任课老师的建议,以小学生数学课程涉猎到解题思路和方法来帮助女儿找到题目的解题点。但是换丈夫来辅导孩子解数学题时,丈夫可能会用超出小学生能力范围的二次方程来解答题目。看起来二次方程用更短、更简单的步骤就解决了难题,但是这样写出来的解题步骤“家长参与的部分太多”而更关键的于孩子只是解决了问题,至于其中的原理,不一定能够明白。适时放手陪读不可让孩子形成依赖家长要逐渐引导孩子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低年级家长一般会较长时间“盯着孩子学习”但是随着孩子年级不断升高,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家长需慢慢开始“半陪读”不可一直坐在孩子身边,题题必讲”字字必纠”名师建议篇听到不少家长抱怨,担任了多年小学班主任。为什么天天回家给孩子“开夜车”孩子的成绩不但没上去,反倒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家长若是不坐在身边,就不肯学习,或是走另一个极端,只要父母在就把作业、任务往家长面前一丢,自己却开始神游。针对家长倾诉的陪读困惑”资深班主任也给陪读家长出谋划策。低年级重视陪伴和孩子一起走过所有的学习细节资深班主任建议,孩子尚在低年级。不要过早放手,需重视每天回家后的陪读时光”引导孩子培养好学习习惯,坚持完成作业、提前预习,让孩子明白怎样才叫一鼓作气和全力以赴。不过当孩子坚持下来、养成习惯之后,认真完成作 业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将会形成对孩子一生有益的行为习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完全可以亲自去验证和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低年级阶段家长切忌把追求成绩错误地表现为要孩子当第一名。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而是要鼓励孩子树立“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跟自己竞赛”观念。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帮助我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智慧处理成绩与奖励家长是否需要给孩子奖励?很多家长咨询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因人而异,孩子获得好成绩。也不设标准答案。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不过。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奖励挂起钩来,想通过这种办法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产生错误的学习动机,好像学习就是为了获得家长的某种物质奖励。一旦孩子认为家长许诺的奖励没有足够的诱惑力,或者他干脆就不想获得家长的奖励时,学习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家长扮演“陪伴者”角色而非占主导地位多观察。很多孩子一放学,曲阳四小资深班主任陈老师表示。家长都会立即要求孩子“汇报”比如今天老师教了些什么,有什么作业需要完成等。这无形中就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似乎学习这件事情是由自己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于是孩子不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就因为有了家长这样一道“保障”哪怕自己完不成,家长也会给自己想办法“兜圆”这显然不是家长所想要得到结果,最后还要责怪孩子不独立自主,其实责任在自己身上,这点很多家长往往都意识不到孩子的潜力往往比我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的角色转换过来,其实。所谓的陪读”其实并非不可或缺,更多地应该表现为陪伴与支持。孩子阅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量让他独立完成,不要打扰,可以在旁观察,发现有问题后再和孩子沟通,并作进一步的调整,这样一定会比“大包大揽”有效得多。教会孩子做计划表、画重点、做笔记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小学三四年是孩子们学习逐渐定型的阶段。可能会对家长的建议有所排斥和抵抗,所以,可以说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家有孩子正处在二三年级的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巩固在前一两年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果出现孩子书写时为赶速度字迹潦草,家长要做一定的提醒,必要时需让孩子重新再写一次。但是三年级后不用跟一二年级一样再坐在旁边陪伴孩子做作业了孩子们一般在这年级段已经开始主动积极地接受新知识了但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做计划表、整理错题、画重点、做笔记。记笔记和找重点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让孩子尽量做到边听边写,作业不用家长时时刻刻盯着。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给孩子买大量教辅书或是采用“题海战术”都是没有什么大用的还不如把这些时间挪到整理错题上来,让孩子每天把做错的题改正过来就收获不少了既省了时间还养成了整理错题的习惯。分科目陪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阅读计划表,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记录每个月的阅读字数。中年级也是孩子写好作文的关键时期,这时要让孩子不怕写作文,平时孩子写日记要引导他多写些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多描写细节,这也是让孩子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的良机。数学方面,特别是孩子开始学做难度较大的思维训练题时,家长要事先做好孩子的情绪疏导,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既然选择了就坚持,既然坚持了就尽全力做好;小学是英 语从听说到读写的过渡期,平时可让孩子多看看英文绘本,要求孩子拼写单词等。

本文Hash:471f7091bf9e6ae320ffbbd073a7d9b8959421e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