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莫成孩子“学习拐杖”

天津市妇联与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前不久对该市9个区县1054位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家长做了许多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的事情,充当孩子的“学习拐杖”,结果却受累不讨好。专家指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父母不要成为孩子的“学习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4.8%的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52.3%的家长“亲自辅导孩子学习”,47.1%的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改错题”,40.7%的家长“为孩子整理学习用具”。

参与此次调查的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关颖表示,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家长尽管为孩子付出很多,但由于不懂得教学规律,不了解学校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往往是有劲使不到点子上,导致一些孩子在学习上对父母过于依赖,或者对父母并不内行的“学习辅导”产生反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家长们抱怨“受累不讨好”的症结所在。

关颖进一步分析认为,究其原因,一些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就是“家庭学习”,而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中心内容,家长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学习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却忽视了呵护孩子身体健康和教育孩子做人这些最基本的职责。这是父母角色的错位。

那么家长到底应当做什么呢?关颖认为,在孩子的学习上,父母应把功夫下在为孩子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等方面,而不是代替老师传授书本知识,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

莫做孩子“学习的拐杖”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而不是“做人的向导”。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家长角色的错位会对孩子产生三大危害。

其一,家长“扬短避长”“强己所难”。教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所在。一些家长却“扬短避长”,把自己定位在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这一教师的角色职责上,让家庭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由于家长不懂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与方法,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便成了所谓的“强己所难”。虽然有的家长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暂时现象中尝到“甜头”,却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留下遗憾。

其二,制造了孩子的社会化障碍。专家认为,由于家长角色定位错误,忽视了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最需要家庭中成年人帮助的东西,造成他们社会化的不完全。近年来,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一个孩子天资聪颖、学习优秀,考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却因生活上不会自理而退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害怕独立与人交往,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孩子成才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中成为泡影。

其三,“受累不讨好”,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据专家介绍,一方面,家长为“保障”孩子的学习,替孩子做了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另一方面,不顾及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种人生权利的剥夺。

有关专家指出,家长角色错位的另一负面效应是,背离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成长规律,形成了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家长抱怨“受累不讨好”的症结所在。

本文Hash:99ef1b8a8537b4618dab30e9ae4a563941a36a05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