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叫孩子起床时

“早啊!起床时间到了喔!”

“你引擎全开了没有啊?”

“那就再让你睡5分钟,不可以毁约喔!”

不可以太过情绪化,也不要对孩子唠唠叨叨。

让孩子神清气爽地迎接新的一天。

明白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迎接孩子能够自己起床的那一天。

“你快点给我起来!”“你怎么还在睡!”

“就快迟到了啊!”

“你不是要我在×点时叫你起床吗?”

“我不要再叫你了!”

“早上会赖床的人,以后一定不会有出息!”

一旦决定好起床时间,双方都必须接受!

每天早上都要叫醒不太愿意起床的孩子,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所以,一旦孩子长大一些,最好就要设法让孩子自行管理自己的起床时间,例如让孩子自己思考起床与睡觉的时间或自己设定闹钟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基本工作。

不过,一开始就要孩子自己来,或许会有些困难,所以,不妨先借助父母的力量慢慢训练孩子。首先与孩子沟通并确认第二天早上的起床时间,然后确定前一晚的睡觉时间。之后,孩子自己亲手设定闹钟,并事先约定一个游戏规则,例如“时间到了还是起不来时,就由父母叫醒”。同时告诉孩子:“如果你没办法主动起床,我就得叫你起来,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让孩子明白,叫人起床并不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有些孩子早上就是很难起床,甚至起床后整个人会愣在床上发呆,这时不妨对孩子说“你好像还很想睡喔”、“去帮忙拿报纸好吗”、“去外面呼吸一下早晨的清新空气”……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恢复精神。只要叫过孩子一次,即使孩子还是不起床,也是孩子自己的责任了!如果因为迟到而被老师责备、处罚,说不定反而能得到教训。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责任心的方法

1.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措辞要准确,清晰地传达任务与要求。

3岁孩子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难以理解一些比较笼统和概括的词汇,例如“把玩具收拾好”对3岁的孩子来说就比较模糊,什么是收拾好?怎样做才算收拾好?妈妈可以把要求描述得便于操作,例如“汽车该回车库了”、“画笔和笔帽是好朋友,不要让它们分家”、“积木宝宝该回家了,要不然就丢了”……其实都是把玩具放回原来的盒子、箱子或柜子里,但这样的要求很具体,也很有趣。

这一年龄的孩子自我认识水平提高了,喜欢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长大了。大人不要以为孩子都懂事了,应该说到做到,所以常常用“你式句型”来命令孩子,例如“你最好……”“你应该……”“你总是……”,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不利于他自觉地履行责任。如果换成“我式句型”,孩子感觉自己被尊重,更容易唤醒他的责任意识。

“我式句型”的基本结构是:“当……时候,我觉得……”

“当……时候”表示家长发现的问题,“我觉得……”传达家长的感受,说明孩子的行为结果对家长造成的影响,使他自己意识到不适宜行为的后果,以此增强他的责任意识。

例如:丽莎要是把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妈妈不直接用“你式句型”指责丽莎:“你总是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快收拾好。”而是用“我式句型”说:“当玩具很乱的时候,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喜欢整洁。”渐渐地,丽莎就知道妈妈是想让自己收拾玩具,但这个行为不是妈妈派发的任务,而是丽莎自己悟出来并主动实践的。

3.对于六七岁的孩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高孩子的责任水平。

孩子的品德按照从近及远的顺序发展,他先学会对自己、对同伴和家人负责,然后学会对集体和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是比较抽象的,家长只讲大道理效果不好,要带孩子观看和参与公益活动。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赈灾、义演、义卖、捐助的电视或图片,并跟他仔细讲这是怎么回事,鼓励孩子伸出自己的小手为公益事业绘画、签名或捐赠,这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提供选项,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管多大的孩子,责任心的发展都是认识先到位,行为稍滞后,这是因为孩子预见事物发展结果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比较弱,这时大人不要直接给孩子一个唯一的行为后果,而是给他提供两个以上的选项,提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壮壮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可是比较霸道。当小伙伴到他家里玩的时候,他支配着别人玩什么和怎么玩,他总是说“在我家就得听我的”。当发生争吵的时候,爸爸把壮壮叫到厨房,悄悄地对他说:“你得让同伴自己选择玩什么,否则,你就单独站在这里想,什么时候想通了,才能到你的房间与他们一起玩,你选择吧。”壮壮说:“我不想站在这里,想与同学一起玩。”“那就不能与他们争吵。”爸爸说,壮壮点点头。一会儿,爸爸听见壮壮又在嚷嚷了,他对儿子说:“壮壮,你到厨房去一下。”壮壮马上明白了爸爸的意思,就又与同学和平地游戏起来。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责任心的方法

1.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措辞要准确,清晰地传达任务与要求。

3岁孩子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难以理解一些比较笼统和概括的词汇,例如“把玩具收拾好”对3岁的孩子来说就比较模糊,什么是收拾好?怎样做才算收拾好?妈妈可以把要求描述得便于操作,例如“汽车该回车库了”、“画笔和笔帽是好朋友,不要让它们分家”、“积木宝宝该回家了,要不然就丢了”……其实都是把玩具放回原来的盒子、箱子或柜子里,但这样的要求很具体,也很有趣。

这一年龄的孩子自我认识水平提高了,喜欢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长大了。大人不要以为孩子都懂事了,应该说到做到,所以常常用“你式句型”来命令孩子,例如“你最好……”“你应该……”“你总是……”,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不利于他自觉地履行责任。如果换成“我式句型”,孩子感觉自己被尊重,更容易唤醒他的责任意识。

“我式句型”的基本结构是:“当……时候,我觉得……”

“当……时候”表示家长发现的问题,“我觉得……”传达家长的感受,说明孩子的行为结果对家长造成的影响,使他自己意识到不适宜行为的后果,以此增强他的责任意识。

例如:丽莎要是把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妈妈不直接用“你式句型”指责丽莎:“你总是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快收拾好。”而是用“我式句型”说:“当玩具很乱的时候,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喜欢整洁。”渐渐地,丽莎就知道妈妈是想让自己收拾玩具,但这个行为不是妈妈派发的任务,而是丽莎自己悟出来并主动实践的。

3.对于六七岁的孩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高孩子的责任水平。

孩子的品德按照从近及远的顺序发展,他先学会对自己、对同伴和家人负责,然后学会对集体和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是比较抽象的,家长只讲大道理效果不好,要带孩子观看和参与公益活动。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赈灾、义演、义卖、捐助的电视或图片,并跟他仔细讲这是怎么回事,鼓励孩子伸出自己的小手为公益事业绘画、签名或捐赠,这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提供选项,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管多大的孩子,责任心的发展都是认识先到位,行为稍滞后,这是因为孩子预见事物发展结果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比较弱,这时大人不要直接给孩子一个唯一的行为后果,而是给他提供两个以上的选项,提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壮壮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可是比较霸道。当小伙伴到他家里玩的时候,他支配着别人玩什么和怎么玩,他总是说“在我家就得听我的”。当发生争吵的时候,爸爸把壮壮叫到厨房,悄悄地对他说:“你得让同伴自己选择玩什么,否则,你就单独站在这里想,什么时候想通了,才能到你的房间与他们一起玩,你选择吧。”壮壮说:“我不想站在这里,想与同学一起玩。”“那就不能与他们争吵。”爸爸说,壮壮点点头。一会儿,爸爸听见壮壮又在嚷嚷了,他对儿子说:“壮壮,你到厨房去一下。”壮壮马上明白了爸爸的意思,就又与同学和平地游戏起来。

本文Hash:84ca0632a6d2d619bb8a6dee1e339e4b2d64d42c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