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忽然想到,对于孩子,你不打他,也不罚站,也不关黑屋子,也不禁止孩子吃晚饭,那么是不是对孩子就够好了呢?是不是就是尊重了孩子并杜绝了对孩子的暴力和伤害了呢?肯定不是,除了身体上的暴力,还有语言和情绪。我曾经在中国儿童中心接待过一位24岁的女孩的咨询,女孩非常漂亮,是业余模特,拍过不少广告,按理说应该是趋者若鹜,可是女孩却出现了恋爱困难。言谈中,她谈到她的眼睛天生妩媚,被同学们讥笑为电眼,她为此经常苦恼,初三时候年轻的体育老师对他有了爱慕,她为此十分难堪,回家对母亲说了,她想不到自己的亲生母亲竟然说出这样的话:都说你的狐狸精我还不信,没想到你连自己的老师也勾搭!她说她听到这句话仿佛晴天霹雳,从此对男生连看一眼都不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砍人一刀未必夺人性命,一句恶言却可以致人心死。语言的杀伤力决不亚于身体的暴力。我做过的教育调查显示,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父母对于他们缺点、失败的指责、嘲讽而伤心愤怨。那么情绪呢?情绪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更容易被大人们忽略。我读师范大学的时候,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同一句话可以有25种不同的表达方法,那时候年轻,觉得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有个五六种就不错了,可是现在长了几岁,做教育作久了,就知道何止区区25种,甚至可以有上百种。而且不同的说法传达的信息有天渊之别,比如“给我一杯水”,你可以平静、委婉、友好、高兴、轻松、善意的说出,也可以粗暴、无礼、敌对、悲伤、沉重地说出。你既可以通过他传达出你的请求,也可以表达出你对对方的命令,你既可以表达出调皮,也可以表达出侮辱。

警惕暴力动画片及暴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许多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特别是会崇拜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对那些“坏蛋”采用武力制服。许多家长们为此感到忧心,这是不是会导致宝宝形成暴力倾向呢?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孩子这类观察学习的攻击行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这些实验对孩子学会攻击行为(如:打人)做出了解释。暴力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一、经典实验重现第一个实验,研究者把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分成四组,让第一组孩子看真人打充气娃娃,那个人嘴里还骂道“把它打倒!”“揍它鼻子!”让第二组孩子观看电影里的人打充气娃娃,演员也是大声叫嚷着“把它打倒!”让第三组孩子看图片,图片上画着有人在打充气娃娃;第四组孩子什么也没看。然后,研究者让四组孩子分别单独地与充气娃娃留在一个房间里。结果,第一、二、三组孩子出现打充气娃娃的攻击行为比第四组孩子的多出两倍。实验说明:第一、二、三组孩子都看到过攻击行为,虽然没有亲自体验,但仍然学会了这种行为。研究人员针对第一个实验,又稍做了调整,进行了第二个实验。研究者把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分成三组。让这些孩子一个个地观看一个男人坐在充气娃娃身上并拳击娃娃的电影。第一组孩子看到电影里的男人,在拳击娃娃后得到了表扬和奖励(巧克力、汽水等);第二组孩子看到男人的攻击行为受到指责,被斥为“暴徒”,并且灰溜溜地逃走了;第三组孩子看到的电影结果是,那个拳击娃娃的男人既没得到奖赏,也没受到惩罚。然后,所有孩子单独地呆在实验室里。室内有充气娃娃和其他玩具。结果,第一和第三组孩子都模仿了男人,攻击充气娃娃。第二组孩子没有打娃娃。这说明孩子看到其他人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一般就不会做这种行为了。二、观察学习的涵义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孩子的各种行为是从模仿别人而来,我们把称之为观察学习。具体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学会新的行为。这种学习不需要孩子亲自体验或做出任何反应,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孩子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因为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构中获取信息。三、观察学习的过程孩子进行观察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有四个过程:注意→保持→模仿→强化。注意过程——孩子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对象,并对行为示范者进行注意和观察。有时,孩子对学习对象的注意并非是有意识的。保持过程——孩子把观察到的行为以符号的形式保持在头脑之中。运动复现过程——类似于模仿过程。孩子用行为表现出观察到的示范动作,主要是模仿。但是,成人的很多行为孩子无法表现出来。强化引起动机过程——孩子是否能真正表现出观察学习到的行为,取决于该行为有否被强化。孩子可能因为受到表扬,也可能因为别人受到奖励,或者是孩子对自我的要求,产生了表现动机。于是他完全表现出观察学习到的动作。小编点评: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懂得分辨善恶,也不知道什么行为是该做或不该做。他们只懂得模仿,但是,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会导致的后果,孩子们就不会盲目的去模仿,这个经典的实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对于一些有暴力元素的动画片,不是完全不能让孩子观看,但是要正确引导孩子懂得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懂得分辨是非。四、观察学习的模式孩子在生活中会观察到各种行为,而行为示范者的不同表现方式 会造成孩子观察学习的不同模式。我们把它归类为以下八种模式。行为模式——行为示范者表现出一系列的动作,孩子看了之后逐渐掌握这些动作。比如:孩子学习跳绳、摆碗筷等。警惕社会暴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言语模式——示范者用语言指导孩子如何做出各种行为。比如:孩子学习语言,听老师讲课等。象征模式——媒体象征性地向孩子传递行为表达的方式,如电视、广播、电影等。比如:孩子学习攻击行为等。抽象模式——行为示范者通过多种行为让孩子掌握行为的规律。比如:孩子学习计算、语法等。参照模式——示范者教孩子抽象知识时,附加一些具体的参照物帮助孩子学习。比如:孩子借用手指头学习计算等。参与性模式——孩子通过参与示范行为的活动以加快行为学习或提高行为水平。比如:孩子边看边做,学习做手工、跳舞等。五、实验给我们的启示班杜拉的实验,当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国政府开始加强管理和控制电视等媒体的节目内容;根据电影内容的暴力、色情、血腥程度等,对电影进行分级,限制孩子观看那些程度较深及很深的影片。可是,除了这些限制外,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行为是会被孩子观察学习到的,同样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限制孩子观看不良的影视作品,尽量让孩子看适合他年龄的影视作品。对孩子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指导,对某些情节内容及演员的行为目的进行正确解释。身体力行,对孩子的要求的事自己也要做到,比如帮助他人、热爱劳动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批评孩子身边出现的不良行为,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学习的。鼓励孩子通过观察学习各种本领,并对孩子的实际表现进行表扬。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地独自观看电视节目,尽量避免媒体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粗话脏话或做出不文明的行为。不要让孩子和行为表现不好的人长时间相处在一起。不要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总是予以批评,可以借助批评别人错误行为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我们不要忽视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观察学习能力。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是每个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小编总结:从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领悟到,对于有暴力元素的动画片,家长们要加以筛选并且引导孩子正确观看。而除了动画片外,家长们更应该重视的是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要做到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榜样,让孩子能够学会明辨是非,明辨善恶。

本文Hash:043ba72a62458a00137217963b588152024b6a0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