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分床睡的好处

在诺诺未出生前,属于她的小床就被我们搬回家了,因为她的妈咪我早就知道从小分床睡的好处。这张小床,伴随着诺诺成长,今年夏秋季就要退役了。  怀孕时我常常看育儿书刊,了解到:如果宝宝随大人睡大床,一来容易被熟睡中的大人压着也不知,而且大人在睡梦中呼出的废气更容易被宝宝吸到;二来到了该分床睡的时候必定要经历一段艰难时期;三来跟父母睡在一起,无形中成了夫妻间的第三者,影响大人的睡眠质量和亲热动作。我婆婆劝过我:大人和宝宝睡在一起会比较暖(因为诺诺出生后就是冬季了),我还是打算让诺诺自己睡小床,最多想办法给她保暖。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等诺诺在大床上熟睡后,再把她抱回小床睡,在她心情好时,她会在小床里抱着毛公仔自己睡。她喜欢踢被子,明明睡的时候被子在身上面的,睡醒后被子却在身下面了,所以在冬季时,我不敢给她穿得太少,怕她踢了被子会冷着了。偶然几天太冷的,我会同意她和我们一起睡,但不是睡中间,而是睡旁边,大床边有小床拦着,不用怕掉下床。在大床上,我和诺诺玩各种睡前游戏,母女间最亲密的就是那个时间,等诺诺熟睡后,我们就各睡各的床,互不影响。  在诺诺学习自己走路的日子里,她的小床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当时我把她放在小床上玩,她扶着小床围栏站起来,然后扶着围栏自己走。我觉察到这个情况后,就故意让她多在小床上自己走,看着她走了一圈又一圈,偶然还不扶围栏稳稳地迈一两步,我们都开心得鼓掌欢笑,在掌声中,诺诺更有兴致自己学走路。  习惯了自己睡小床的诺诺,上幼儿园适应得更快,因为在幼儿园里午睡都是自己睡一张小床的。在她的思维里,小床是自己的空间,大床是爸爸妈妈的空间,在小床里睡觉可以随心所欲地摆放毛公仔陪自己,在大床里睡觉要征得妈妈同意才行。经过多年的磨合,我和诺诺在睡觉方面没太大的烦恼,也没觉得她是第三者,想来,让宝宝从小自己睡小床的观点是正确的。  最近发现,诺诺开始喜欢在大床里睡觉,因为可以随意翻身。看来,小床已经不能满足诺诺成长的需要了,她应该要转睡更大的小床。在我的计划中,今年夏秋季,就是现役小床退休之时。  (这是两年前写的,今年九月诺诺就要上小学了,我打算购买那种下面是书桌、衣柜,上面是床的组合床,给她营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希望能顺利过渡。)收藏分享000

和孩子分床睡有哪些好处什么时候该和孩子分床睡

孩子与父母分房间睡觉,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给父母带来了烦恼,很多父母一直让孩子与自己同床共枕,给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多问题。要清楚地认识到与孩子分房间睡觉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先认识让孩子独立睡觉对孩子的成长的积极作用。

和孩子分床睡究竟有哪些好处

第一,有利于顺应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

孩子在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这是儿童在心理上离开父母、寻求独立的内在需求,成人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发展规律,给孩子提供独立性发展的具体条件,让孩子独立地在自己的房间、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便是这种条件之一。如果在孩子两岁前父母没有及时地与孩子分房间睡觉,孩子的独立意识发展就错过了敏感期。

第二,有利于顺应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的自我意识也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寻求对自我的认知,幼儿需要有“我的床,我的枕头、我的被子、这是我睡觉的地方”……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让幼儿感受到“自我”的存在,独立的床和独立的房间,让幼小的孩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独立的“位置”,这是儿童自我界限成长的根基。幼儿从这样的自我认知中,逐渐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第三,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是后天获得的。当孩子在生活上获得无微不至的照顾,情感上获得父母的积极回应,那么,孩子就建立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随着孩子的长大,要应对更多发展带来的挫折,比如与父母分房间睡觉带来的痛苦,这是成长必经之痛,如果父母帮助孩子度过了艰难的分房时期,孩子会体验到发展带来的愉悦,这样的愉悦才是成长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构建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自主的重要元素。只有自尊、自信和独立自主的孩子才具有对这个世界真正的安全感。

第四,有利于夫妻情感交流。

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后要么“分居”,要么一家几口同睡一床,严重影响到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夫妻性生活不可以在有孩子的房间进行,这是夫妻要遵守的最基本规则。让孩子独立睡觉,夫妻间便有了独立的交流空间和时间。

第五,有利于保持孩子的生存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孩子即使睡着也会掌控自己的冷暖,这是一个生物的生存本能。所以,夜里孩子感觉太热,他会踢开被子,当他感觉到冷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将踢开的被子拉回身体。让孩子独立睡觉能够让孩子保持这样的基本生存能力。

什么时候该和孩子分床睡

至少要等孩子满3周岁后才开始考虑分房睡,因为孩子太小跟父母分开入睡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于不到3周岁的孩子,由于自我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父母陪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问题。

有些孩子每晚入睡时一定要有一样酷爱的东西陪伴在身边。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于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这个小物件(玩具娃娃或毛巾)就是母亲的象征,抱着它睡,就可以确保母亲不会离开。因此,让3岁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即便出发点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不推荐。

同样,不能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因为4-6岁是性蕾期,孩子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这是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如果过晚跟父母分房睡,会导致孩子的性心理停滞在这个阶段,成年后则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 疾病或产生心理问题,比如产生各种焦虑障碍或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困难等。

5岁左右(性蕾期),孩子逐渐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这也是确立自身性别认同的基础。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引导孩子的性心理良性发展,以及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和孩子分床睡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妈妈已经决定和孩子开始分床后,先用两张各自独立的单人床拼合成一张双人床;

第二步:以一个月(根据孩子对妈妈不同的依赖状况可以延长到3个月)为时间基本单位,把孩子睡的单人床升高(或把妈妈睡的单人床降低),形成高低落差(孩子的床要处在高位,妈妈的床要处在低位)。高低落差的距离要以孩子胳膊和腿实际长度的85%到90%为准(目的是让孩子对外部的触觉采集依赖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使孩子逐步把对外部环境的触觉采集依赖完全转嫁到视觉采集依赖。)

第三步:当孩子基本上适应对外部环境的视觉采集依赖时,再把两张单人床之间的距离拉开,拉开距离的尺寸根据每个家庭不同的客观情况而定,孩子睡的床和妈妈睡的床拉开距离的时间同样以一个月为时间基本单位(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可以延长至三个月)。

第四步:当孩子基本形成对外部环境的感觉采集依赖时,再逐步把孩子的床降低(或妈妈的床升高),使孩子睡的床和妈妈睡的床回到同一高度(具体时间同样是以一个月为时间基本单位,根据每个家庭不同的客观情况可以延长至3个月)。

第五步:至此,孩子对外部环境的感觉采集依赖就基本形成了,也就是说孩子的感觉采集信息已经得到基本实现。在孩子对外部环境的感觉采集依赖基本形成后,就可以和孩子在相对的空间上拉开相对的距离了(比如分房和未来孩子寄宿等等)。

本文Hash:ec909a7e0e19abd2479bc1c83689268c08b3cda1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