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安全弦孩子快乐过暑假。

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暑期健康总动员”系列报道,指导广大中小学生过一个健康、快乐、充实和有意义的暑假。

外出旅游安全第一

在暑假里,你也许会去参加夏令营,或准备与同学一起外出旅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各地的风俗民情。在此,山大二院急诊科许荣廷主任提醒:外出旅行,安全第一。

旅途安全:外出旅行,汽车、火车、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上下车船时一定要排好队,等汽车、船停稳后,按顺序安全地上下车(船)。如果有晕车、晕船的同学,必须在乘车前事先服用防晕药物。当汽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不要随意离开座位走动。乘坐火车要注意两节车厢连接处,以免火车在震荡和碰撞时伤到手脚。乘船时,不要在船上乱窜乱跑,不要登上不允许去的高处观光,更不要跑到轮机舱去。

夏天旅游,由于气温偏高,还应预防中暑。旅途中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皮肤热烫而无汗、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可能是中暑了。应赶快避开直射阳光进入阴凉处,解开衣扣,敞开衣服,使身体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来,多喝些水补充体内水分流失,并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解暑药物。

夏天旅游还应防虫、蚊的叮咬;旅游时要紧跟人群,防止迷路;登山时防跌打扭伤;雷雨中要避开大树防雷电等。

住宿安全:为了玩得好,就要休息得好。首选是交通便利的旅店、酒店或者宾馆。其次是要找有住宿登记、比较规范的旅店。到了住宿地,先要用短暂时间对周围环境做一个大致了解,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方向、安全通道,以防不测。还要注意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离开房间时关好房门。如有贵重物品而又携带不便,可交到服务台办理保管手续。万一发生失窃,应该尽快通知服务台。

饮食安全:外出旅游,要讲究饮食卫生。首先,不吃不洁净的瓜果和饭菜,不喝过期或不卫生饮品。其次,不要食用不新鲜的水产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此外,在山林旅游,不要采摘食用野果、野菇、野菜。因为这些野果往往无法辨认是否有毒,食用后可能造成中毒。

暑假期间外出旅游,最好与家长同行。如果与同学外出旅游,要增强自己的避险意识,遇到危难时,要主动向周围群众求救,如有必要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社会实践量力而为

社会实践能让孩子的暑假过的更有意义。然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应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和身体健康,一定要量力而行。

不少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看重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动辄以体力劳动强度来衡量实践活动的价值,比如把孩子送到农村老家干农活,参加清洁马路、卖报纸等义务劳动。这些活动对长期养尊处优的孩子而言的确很有意义,能够让孩子了解生活的不易,提高孩子的耐力和毅力。但有关专家也指出,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不适合所有学生。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质较弱,长期缺乏锻炼的孩子而言,短时间内的过度劳累极易造成意外伤害,同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

专家指出,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包括很多种,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合理选择,量力而行。要重在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对于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应以鼓励和指导为主,要让社会实践成为孩子积极主动接触社会的桥梁,而不应设定成绩进行考核,让社会实践变成另一种“考试”。

专家指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尤为重要。学生在出行 、参加集体活动、义务劳动等过程中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实践单位要求开展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家长和带队老师咨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严重伤害。

提高警惕远离意外

每年暑假孩子的安全问题都令广大家长十分担心。青少年对周围环境认识不足,缺乏生活经验。加上暑期不少孩子独自在家,缺少家长照看,极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伤害。因此,暑假期间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最大杀手——溺水

暑期天气酷热,放暑假的孩子们特别喜欢亲近水池。然而,看似平静不深的水池却暗藏风险。近日,有关学生不听劝告到水库、水池、河流中游泳,导致溺水而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据调查,溺水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63%的儿童青少年溺水事件发生在水塘等自然水域。年纪较小的溺水儿童往往是在水边玩耍而失足落水,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常因为游泳滑入深水区或腿部抽筋而溺水。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救中心蔡卫东主任提醒,青少年天性好动,危险意识薄弱,下水游泳或玩耍时,完全不会想到有危险。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提高学生对游泳潜在危险的认识。喜欢游泳的孩子应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游泳。

车祸猛于虎

不少中小学生有在路上玩耍的习惯,几个同学在马路边打打闹闹,一不小心就蹿到了马路中央。而暑假来临,学生们外出的机会增加,交通危险更是不可忽视。

研究表明,儿童在对迎面而来的汽车常常不知道躲闪,过马路时也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而不顾另外一个方向,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误认为噪声小的汽车没有危险。因此,交通事故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又一杀手。

蔡主任介绍,少年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交通标志辨别不清,对交通状况又缺乏判断力,加上有些家长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也做了坏榜样,由此使得儿童成为交通事故的易发人群。作为家长,要在安全教育方面以身作则,不为抢时间而乱穿马路。同时,教孩子识别设立在街道或危险场所的醒目标志也很重要。孩子外出时要特别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要懂得保证自己的安全。

爸妈多注意 让孩子快乐安全过寒假

  防误服药物

  不久前,某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收了三名病症均为抽筋的患者。后经诊断,三人为老鼠药中毒。另据儿童急诊科主任介绍,有一名小孩误饮强碱水,导致口腔烧伤。儿童急诊科主任指出,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收治了多达95例的误服药物患者。

  儿童误服药物为何频发?儿童口腔科医生认为,主要是家长监管不力,家里的药物不上锁,使用饮料瓶装如清洁液、洗碗液、洁厕液等化学物品,药品放在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应急处理:首先,为孩子脱掉被污染的衣物、鞋、袜,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清除口中的异物和残留毒物。如果发生误服事件,要明确服用了什么药物,对症下药。比如,服用强碱要喝多点牛奶或者柠檬汁,服用过强酸就要喝多点鸡蛋清。

  防摔伤跌倒

  儿童最容易受到哪些伤害?该中心2001~2010年的数据显示,跌伤占比最高,约七成。儿童急诊科主任说,小孩跌倒后,一定要密切留意他的精神情况,如果出现嗜睡、呕吐的现象,就有可能是脑震荡或者脑出血,要立刻到医院治疗。

  应急处理:如果孩子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或是起了大包,那就是淤血了,不要急着给孩子揉,因为越揉淤血越严重。如果是头朝下摔下来,要观察孩子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象,如有则可能是脑震荡,应立刻送医。如果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是骨折。若怀疑孩子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进行治疗。

  防异物窒息

  异物跑到小朋友的气管里,堵塞器官,就会导致窒息而引起大脑缺氧等症状。高危人群主要是0~4岁儿童。而导致窒息的异物种类繁多,如花生米,瓜子、糖豆、果冻等表面光滑、体小质轻的食品。儿童急诊科主任指出,“小孩子喜欢抓到什么就往嘴巴或鼻子里塞”,家长应多加留意。

  应急处理:若孩子还能够有力地说话或咳嗽,家长可先让孩子自己尝试咳嗽,将异物排出。如果小孩咳嗽无力、呼吸越来越困难以及嘴唇、指甲或皮肤发紫,甚至用拇指和食指卡住自己的脖子,这就说明气管堵住了。这时,家长可采用倒立拍背法,即将小孩倒置、头向下或倒提小孩双腿,使其头向下垂,拍击其背部,可通过异物自身重力和小孩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防动物咬伤

  医生指出,生活在社区的宠物以及被遗弃的流浪宠物,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又一大隐患。儿童个体较小,头部高度与小猫、小狗的头部高度相当,所以容易被动物咬伤。对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发现,每1000个儿童中就有1例动物伤害。以往在春节假期,市民走亲访友频繁,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增多,孩子被宠物抓伤、咬伤的现象时有发生。

  应急处理:万一被动物咬伤,应立即实施急救处理,可用手帮孩子挤压伤口,使淤血尽快排出,但绝不可以用口吸出(以免病原祸及大人)。接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最后,用碘酒烧灼伤口。即使破损很轻微,自行处理伤口后,也应及时去看医生,以便判断是否要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值得提醒的还有,除了狗,其他动物(如猫、鼠等)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对任何动物造成的伤口,家长都不能掉以轻心。

  (编辑:珊珊)

本文Hash:026bd28417556a6a125ff61e282769f6c1a3a3b2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