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创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婴儿的气质各不相同,对于不同气质的宝宝,父母要采取相应的教养策略,比如对于一个正在向电源插座里塞东西的宝宝,如果他是个适应能力强的孩子,父母只要向他讲清楚道理就行了;如果他是个容易分心的孩子,则只能转移其注意力;如果他是个固执的孩子,父母只好把他转移到另一个房间,才能使他远离危险。

那么,婴儿的气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婴儿气质的9个方面

对于婴儿的气质,不同的研究者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心理学家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儿行为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9个维度,根据他们的观点,婴儿气质应该包含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1、活动水平

指宝宝在睡眠、饮食、穿衣、游戏等过程中身体活动的数量。

2、生理活动的节律性

指宝宝在吃、喝、睡、大小便等方面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3、注意分散程度

比如玩耍时,用其他物品去吸引他,他是否容易分心。

4、接近或回避

指宝宝面对新情景、新的刺激及陌生人时,是主动接近还是表现为退缩。

5、适应性

指宝宝对新环境、新刺激的适应能力,能否适应及适应的快慢程度如何。

6、注意的广度和坚持性

如宝宝对自己喜欢的玩具是否能玩很长时间,玩智力玩具能否坚持到最后独立完成。

7、反应的强度

比如宝宝感到饥饿时,是放声大哭还是低声抽泣。

8、反应阈限

比如婴儿期的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是否迅速,大一些的宝宝对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混在一起是否在乎等。

9、心情质量

指积极、愉快情绪与消极、不愉快的情绪相比较的量。

你的宝宝属于哪一型

托马斯他们根据婴儿气质的9个方面的表现,还将婴儿气质划分以下三种类型:

1、容易型

这类婴儿在吃、喝、睡、大小便等方面很有规律,也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新事物及不熟悉的人。

宝宝往往对父母及照顾者的哺育有着积级的反应,容易得到父母的关爱。

2、困难型

这一类的宝宝人数较少,他们时常表现为大声哭闹、烦躁不安或爱发脾气。在饮食、睡眠方面也缺乏规律性,常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活动,常常情绪不佳。养育这类宝宝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型

这类宝宝的活动水平低,情绪总是不太愉快,不像困难型的宝宝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表现出安静、退缩的样子,往往逃避新刺激、新的事物,对外界环境及生活变化适应较慢。

值得年轻父母注意的是,这类宝宝的典型行为特征出现得较晚,易被父母忽视。在婴儿早期,他们可能仅仅是对洗澡、新的食物表现出不感兴趣或不配合,他们的逃避行为也只是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出现。时间一长,也许有的父母会因为宝宝过于“胆怯”和“无能”而强迫宝宝去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做反而会增强宝宝的逃避反应,压力越大,宝宝的反应越强烈,亲子关系就会出现紧张“局势”。

也有一些父母会为自己的宝宝“胆怯”和“逃避”而担心,采取过度保护的办法,不让他去适应或接近新环境、新刺激,这样做也会使宝宝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受限制,影响宝宝心理的正常发展。

不同气质婴儿的教养策略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婴儿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先天特性,同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可变性,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主要受父母的抚育方式、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父母的关心、责任感及教养方式的影响。

容易型

这类宝宝往往对各种教养方式都较适应,容易与父母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父母也常常在育儿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对于这类宝宝,父母要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重视,使宝宝的情绪和行为更加积极、愉快。

困难型

这类宝宝似乎一开始就会给毫无育儿经验的父母出些难题,初为父母,往往要以极大的耐心来处理一连串棘手的难题,比如适应宝宝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应对易烦躁和爱哭闹的小宝宝等等。

宝宝再大一些,父母也许会在管教孩子方面遇到难题。必须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观点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斥责、惩罚孩子,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宝宝会表现得更加烦躁、易怒,从而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这类宝宝,父母要考虑到婴儿的气质特点,积极地适应他,耐心地说服他,理性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和孩子建立起和谐的、亲密的亲子关系,使孩子逐步适应社会。父母之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才能逐渐趋向于平和和稳定,而不易烦躁。

迟缓型

考虑到这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速度与特点,父母要有一份特别的耐心,如果给孩子施加压力,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会选择逃避。

年轻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尝试、去适应新环境与新刺激。积极的暗示和鼓励是孩子的“原动力”。这类宝宝一开始就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的“空间”,年轻父母应努力创设这样一个“空间”,使孩子能在新的环境中渐渐地活跃起来,对新的刺激慢慢地发生兴趣。

婴儿的气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亲子关系,但父母对宝宝给予的爱、精心护理和敏感反应,能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也能改变、纠正他们不良的特性。

互相模仿创造和谐亲子关系

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模仿大人,在学习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们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获?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辉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这个简单的喂饭的例子说明了,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模仿——我的爱对你说……新手爸妈要学会与新生宝宝交流艾普教授告诉我们:“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人也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我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和获得认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愿望。”很多父母都知道一项研究结果,就是在很小的婴儿面前做吐舌的动作,宝宝也会模仿。你们也可以和自己刚刚出世的宝宝来做一个特殊的游戏:爸爸或妈妈在宝宝面前做出亲吻的嘴型,看看宝宝是否也会模仿出同样的姿势。有研究者在刚刚出生不过42分钟的婴儿身上就观察到了这种行为。父母和孩子可以一开始就通过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会感到,当孩子模仿你时,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镜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当然,这种模仿也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烟,观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复的,他或许会用一块积木代替香烟来模仿你。不管他模仿你抽烟的动作让你感觉如何,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愧疚,但孩子在模仿你时毫无恶意。他模仿你,是因为父母是他的偶像,他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你的孩子毫无保留地信任你。当你把宝宝抱在怀里,他同时也抱着你,贴在你身上向你表达他的爱,如同你对待他一样。模仿——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得到一面小摇鼓的话,他会立刻意识到,他不仅可以将他攥紧,也可以松手扔掉。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抓住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宝宝突然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影响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非常热情地练习,将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当你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孩子会好奇地学着尝试,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慕尼黑马普研究所研究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小组成员艾儿丝纳博士说:婴儿在9个月到12个月大时达到模仿的高潮阶段,此时他们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我们成年人会知道其他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进了厨房,就会推测他去那儿是有目的的。那么孩子呢?她和同事一起研究2岁的孩子是否同成人一样思考。最初的结果表明,孩子会对模仿事物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大人若是像孩子一样把玩具塞到嘴里的话,孩子先是很吃惊,但他们并不去模仿。知道了这一点,下次你逗孩子玩时可别被那聪明的小脑袋瓜取笑哦。阅读:9月婴儿的发育特点9个月婴儿喂养指导模仿——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如果孩子因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稳,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绪通常会有些烦闷,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宝宝这时冲着你们笑,所有的父母都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疲劳被笑容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是因为父母在模仿孩子的笑时,大脑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传输了愉悦的信息,立即分泌出营造快感的激素。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 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原。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原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的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阅读:“我”有各种情绪模仿——你说我也说父母在和小宝宝说话时会不自觉地用“儿语”,他们改变了通常讲话的节奏,几乎是像唱歌一样和孩子们说话。而且语速相对缓慢,句子之间停歇较长,经常重复所说的和所做的。当父母模仿孩子的方式进行交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就会发现宝宝在“密切注视”并“回答”你,尽管他可能还不会说话。宝宝大一点后模仿的能力更强了:比如他还不会说话,可已经能学着你们拿起电话听筒煞有介事地"打电话"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尝试都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同时加强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联系。模仿——时间停止,生活继续对于新生的婴儿来说,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现在算数。当你给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时,对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宝宝观察你的时候,望着他,用二三分钟来营造一个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妙的时间。而且你要将动作的节奏调节到宝宝的频率上来,“慢动作”有时候恰好是合适的速度。这些都有助于宝宝的时间感和记忆的形成。当然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时间观念也至关重要:有的父母全天候24小时为这个小小的大人物服务,忙得焦头烂额,担心自己支撑不了多久。宝宝却有能力让你坚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样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挥舞手臂,趴着时不断向前爬,可能只为够到一只红色的球或毫无目的。孩子的这种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父母也应当效仿的。孩子可以引导你,尽全力去生活,日复一日。

互相模仿创造和谐亲子关系

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模仿大人,在学习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们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获?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辉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这个简单的喂饭的例子说明了,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模仿——我的爱对你说……新手爸妈要学会与新生宝宝交流艾普教授告诉我们:“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人也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我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和获得认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愿望。”很多父母都知道一项研究结果,就是在很小的婴儿面前做吐舌的动作,宝宝也会模仿。你们也可以和自己刚刚出世的宝宝来做一个特殊的游戏:爸爸或妈妈在宝宝面前做出亲吻的嘴型,看看宝宝是否也会模仿出同样的姿势。有研究者在刚刚出生不过42分钟的婴儿身上就观察到了这种行为。父母和孩子可以一开始就通过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会感到,当孩子模仿你时,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镜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当然,这种模仿也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烟,观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复的,他或许会用一块积木代替香烟来模仿你。不管他模仿你抽烟的动作让你感觉如何,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愧疚,但孩子在模仿你时毫无恶意。他模仿你,是因为父母是他的偶像,他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你的孩子毫无保留地信任你。当你把宝宝抱在怀里,他同时也抱着你,贴在你身上向你表达他的爱,如同你对待他一样。模仿——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得到一面小摇鼓的话,他会立刻意识到,他不仅可以将他攥紧,也可以松手扔掉。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抓住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宝宝突然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影响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非常热情地练习,将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当你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孩子会好奇地学着尝试,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慕尼黑马普研究所研究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小组成员艾儿丝纳博士说:婴儿在9个月到12个月大时达到模仿的高潮阶段,此时他们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我们成年人会知道其他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进了厨房,就会推测他去那儿是有目的的。那么孩子呢?她和同事一起研究2岁的孩子是否同成人一样思考。最初的结果表明,孩子会对模仿事物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大人若是像孩子一样把玩具塞到嘴里的话,孩子先是很吃惊,但他们并不去模仿。知道了这一点,下次你逗孩子玩时可别被那聪明的小脑袋瓜取笑哦。阅读:9月婴儿的发育特点9个月婴儿喂养指导模仿——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如果孩子因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稳,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绪通常会有些烦闷,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宝宝这时冲着你们笑,所有的父母都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疲劳被笑容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是因为父母在模仿孩子的笑时,大脑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传输了愉悦的信息,立即分泌出营造快感的激素。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 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原。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原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的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阅读:“我”有各种情绪模仿——你说我也说父母在和小宝宝说话时会不自觉地用“儿语”,他们改变了通常讲话的节奏,几乎是像唱歌一样和孩子们说话。而且语速相对缓慢,句子之间停歇较长,经常重复所说的和所做的。当父母模仿孩子的方式进行交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就会发现宝宝在“密切注视”并“回答”你,尽管他可能还不会说话。宝宝大一点后模仿的能力更强了:比如他还不会说话,可已经能学着你们拿起电话听筒煞有介事地"打电话"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尝试都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同时加强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联系。模仿——时间停止,生活继续对于新生的婴儿来说,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现在算数。当你给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时,对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宝宝观察你的时候,望着他,用二三分钟来营造一个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妙的时间。而且你要将动作的节奏调节到宝宝的频率上来,“慢动作”有时候恰好是合适的速度。这些都有助于宝宝的时间感和记忆的形成。当然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时间观念也至关重要:有的父母全天候24小时为这个小小的大人物服务,忙得焦头烂额,担心自己支撑不了多久。宝宝却有能力让你坚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样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挥舞手臂,趴着时不断向前爬,可能只为够到一只红色的球或毫无目的。孩子的这种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父母也应当效仿的。孩子可以引导你,尽全力去生活,日复一日。

本文Hash:2cf07f544ce3e5d2d32e3fab7182c987e5020ea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