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相告“我从哪里来?”

一天,女儿有有的老师给他们讲了一个“小威向前冲”的故事:小威是一个小精子,他和3亿个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体里。游泳大赛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小威每天都在努力地练习……他知道他必须要游得非常快,才能赢得奖品――一个美丽的卵子。比赛结束时,发生了一件既神奇又美妙的事……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儿童性启蒙故事,顾老师讲得非常生动,绝大多数小朋友在愉悦的气氛中了解了“我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逻辑性特别强的雷雷不满足这些知识,回到家中,他询问妈妈:“小威是怎么跑到女孩子的身体里的呢?”雷雷妈妈回答说:“从你的小鸡鸡那里跑过去的呀。”“可是,从小鸡鸡里怎么跑过去的呢?”雷雷继续纠结着,而雷雷妈妈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选择了回避问题。

打那以后雷雷对自己的小鸡鸡特别感兴趣,悄悄地进行起了研究。他告诉妈妈:“我的小鸡鸡有时候会很大,有时候会很小。当我想到露出PP的时候,小鸡鸡就会变大。”雷雷妈妈表面装得很镇静,但是内心却是很震惊:“天啊,这是什么状况?难道是早熟?!”雷雷妈妈不知如何是好,向我求助。

我的回答是:“如实相告。”

在有有4岁的时候,我们带她去科技馆,在讲“生命起源”故事的地方,我们就把这一过程详细地讲给她听,包括她有一个小洞洞可以接纳小鸡鸡等等,但是我们也告诉她,这一过程会发生在她长大以后,因为她现在的身体还没有做好准备呢。有有当时也问了很多问题,我们都如实回答。

后来遇到顾老师,她告诉我,当她讲完小威的故事,问小朋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有有第一个举手回答:“一个精子遇到了卵子,然后他们结合成为了受精卵,受精卵长大了,就是出生的小宝宝了。”

说实话,我也很吃惊,有有竟能如此精确而又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记得当时她问了很多有关过程的问题,而这些在她的回答中竟然都被过滤掉了。可见,对孩子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了解自己是怎么来的,和性的关系并不大。

同样,雷雷之所以研究自己的小鸡鸡,也不是因为他有了成人意义上的性意识或性冲动,而是他发现了一个他回答不了、妈妈也回答不了的“问题”,是问题本身激发了他的兴趣,而不是“性”引起了他的兴趣。

我觉得性教育的难点其实并不在于如何把过程说清楚,而是告诉孩子何时是小威向前冲的恰当时机,以及如何开始。这一点对很多父母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18岁以后就可以?相爱了就可以?安全的才可以?结婚了才可以?幸运的是,在孩子青春期之前,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父母给予孩子作具体回答,你只要告诉他们:“长大以后就行了。”回答得模糊一点,没有问题。青春期有关“性”的问题才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这一问题是在挑战父母的性道德和性实践之间的差异。

现在,我儿子每天洗澡的时候玩自己的小鸡鸡,以后,他也一定会追问有关小鸡鸡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和“性”一点也没有关系,所有有关“性”的色彩都是成人强加的。对孩子来说,问小鸡鸡的问题就和问公鸡母鸡的问题一样,当他觉得不一样的时候,只是因为成人用了成人的态度告诉他:“你问了一个很不一样的问题!”

如何回应“我从哪里来?”

5岁的壮壮最近总是缠着妈妈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

“等你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可我现在就想知道嘛……”

看着不依不饶的壮壮,妈妈着实犯了难,怎么告诉他呢?

需要回避吗?

实际上,“我从哪来”,“我是谁生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孩子们极关心的问题。但大人们总觉得难以启齿,因此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

西方童话故事中告诉孩子们“小孩儿是鹈鹕用嘴衔着从温暖的国度里带回来的”;而含蓄的中国人却将同样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单,“你是树杈中长出来的”或“路边捡回来的”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种各样的传媒已经将我们完全包围。孩子也经常在媒体或流行文化(如电子游戏和电影)中接触到遗传、繁殖或生殖等概念。

一方面是无限丰富的信息源(刺激),另一方面是遮遮掩掩的父母,二者间的巨大反差更是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适当地为孩子们讲解一些有关生命、遗传和生殖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能明白那些遗传和生殖的知识吗?

别担心,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大部分5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知道动物和人类的子代来自同种亲代,能够判断孩子与父母在生理而不是心理特征方面相似,并且理解这种相似是由出生造成的。

一些研究也证实,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指导,以丰富他们的生命遗传和繁殖的概念,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非常有效。这不仅能够促进学前儿童科学生物概念的发展,而且还会为他们日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如果他问:“我从哪里来?”

可以这样回答:爸爸身体里有许多小鱼鱼,这些小鱼鱼叫做“精子”,妈妈身体里有个小泡泡,叫做“卵子”。当这些小鱼鱼遇到小泡泡时,都争先恐后地冲向小泡泡。那个身体最强壮、反应最灵敏、跑得最快的小鱼鱼冲到了小泡泡的跟前,一下子钻进了小泡泡的身体里。现在,小泡泡和小鱼鱼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细胞,叫“合子”(受精卵),这个新的细胞只有铅笔尖那么大。于是,妈妈怀孕了。慢慢地,这个细胞越长越大,长成了一个小宝宝。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因为在成千上万的小鱼鱼中,只有跑得最快的冠军小鱼鱼才能和小泡泡结合在一起,长成爸爸妈妈的宝贝!

小宝宝住在妈妈的肚子里,依靠脐带来从妈妈体内汲取营养。他/她长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200多天过去了,小宝宝已经从妈妈肚子里吸取了足够的营养,长得也足够大了,他/她可是从铅笔尖儿那么点儿长起来的呀!妈妈的肚子再也住不下了。小宝宝现在很想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看看亲爱的爸爸妈妈,看看外面的世界,再换一间大屋子,于是,他/她开始使劲儿了……

哎呀呀,妈妈的肚子开始痛了。爸爸赶紧把妈妈送到医院,在那儿,会有医生和护士帮助妈妈。妈妈使出全身力气,宝宝也使劲儿往外钻,终于,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宝宝出生了!

小宝宝一出生,就会从妈妈的乳房里吮吸乳汁,所以医生剪掉了没用的脐带。在医院住了几天后,小宝宝回到了自己的家。

如何回应“我从哪里来?”

5岁的壮壮最近总是缠着妈妈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

“等你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可我现在就想知道嘛……”

看着不依不饶的壮壮,妈妈着实犯了难,怎么告诉他呢?

需要回避吗?

实际上,“我从哪来”,“我是谁生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孩子们极关心的问题。但大人们总觉得难以启齿,因此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

西方童话故事中告诉孩子们“小孩儿是鹈鹕用嘴衔着从温暖的国度里带回来的”;而含蓄的中国人却将同样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单,“你是树杈中长出来的”或“路边捡回来的”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种各样的传媒已经将我们完全包围。孩子也经常在媒体或流行文化(如电子游戏和电影)中接触到遗传、繁殖或生殖等概念。

一方面是无限丰富的信息源(刺激),另一方面是遮遮掩掩的父母,二者间的巨大反差更是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适当地为孩子们讲解一些有关生命、遗传和生殖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能明白那些遗传和生殖的知识吗?

别担心,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大部分5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知道动物和人类的子代来自同种亲代,能够判断孩子与父母在生理而不是心理特征方面相似,并且理解这种相似是由出生造成的。

一些研究也证实,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指导,以丰富他们的生命遗传和繁殖的概念,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非常有效。这不仅能够促进学前儿童科学生物概念的发展,而且还会为他们日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如果他问:“我从哪里来?”

可以这样回答:爸爸身体里有许多小鱼鱼,这些小鱼鱼叫做“精子”,妈妈身体里有个小泡泡,叫做“卵子”。当这些小鱼鱼遇到小泡泡时,都争先恐后地冲向小泡泡。那个身体最强壮、反应最灵敏、跑得最快的小鱼鱼冲到了小泡泡的跟前,一下子钻进了小泡泡的身体里。现在,小泡泡和小鱼鱼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细胞,叫“合子”(受精卵),这个新的细胞只有铅笔尖那么大。于是,妈妈怀孕了。慢慢地,这个细胞越长越大,长成了一个小宝宝。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因为在成千上万的小鱼鱼中,只有跑得最快的冠军小鱼鱼才能和小泡泡结合在一起,长成爸爸妈妈的宝贝!

小宝宝住在妈妈的肚子里,依靠脐带来从妈妈体内汲取营养。他/她长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200多天过去了,小宝宝已经从妈妈肚子里吸取了足够的营养,长得也足够大了,他/她可是从铅笔尖儿那么点儿长起来的呀!妈妈的肚子再也住不下了。小宝宝现在很想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看看亲爱的爸爸妈妈,看看外面的世界,再换一间大屋子,于是,他/她开始使劲儿了……

哎呀呀,妈妈的肚子开始痛了。爸爸赶紧把妈妈送到医院,在那儿,会有医生和护士帮助妈妈。妈妈使出全身力气,宝宝也使劲儿往外钻,终于,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宝宝出生了!

小宝宝一出生,就会从妈妈的乳房里吮吸乳汁,所以医生剪掉了没用的脐带。在医院住了几天后,小宝宝回到了自己的家。

本文Hash:4d27074aa9d7bf126a205b3d3c36f2aa6e0957f3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