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影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影

说到“家庭战争”,对于我们每一个来说,并不会陌生,只是这种战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硝烟弥漫,有的却是冷战。

父母或是长辈间的“家庭战争”,最直接的伤害者并不是战争的双方,而是身后泪眼巴巴的孩子。因为孩子夹在其中,规劝哪一方,都显得那么无能为力。或许只有眼泪才是最好的灭火剂,但有时也是无济于事。

“家庭战争”首先会挫伤孩子快乐的天性,让孩子性格变得孤辟或者是固执,少年老成,可是这种“成”,却不是真正的成熟。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家人,为什么会突然这样得吓人,这样的不讲道理,在“家庭战争”硝烟弥漫下生活的孩子,大多是不善言辞的,他们的内心是封闭的,交流起来语言生硬,一般很难让人进入到他们精神世界。

其次“家庭战争”会让孩子对人产生不信任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时时防患。太专注于身外的事,太在意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很明显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很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人间的美好,真情的可贵,对于他们来说,都会在心底问一声,这是真的吗?看很多问题,他们都会带着一种怀疑,带着一种审视。天长日久,在自己的成长中,他们就会失去很多锻炼与学习的机会。

直接针对孩子的“家庭战争”,对孩子是一种双重伤害。最直接是的身体受伤害,但更严重的是对心理的挫伤,甚至有研究表明,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智商与情商都会受到影响。反抗与叛逆的性格,也就是这样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一天天,一次次“战火”覆盖,会把孩子对父母、亲人的那种血浓于水的至理亲情,渐渐冲淡,孩子在谈到父母时,也许最先忆起的不是父母怎样的含辛茹苦,而是一次次的责骂,一幕幕的掌掴。感恩之情,首先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亲切可感的“恩”的源头,“爱之深,责之切”,切的最高层,不是“战争”,而是和平。

不管是父母间发起的对峙型“战争”,还是父母针对孩子的侵略性“战争”,其实都可以把硝烟隐去,让温情浮现。有话好好话,有理好好讲,有气缓缓出,有错好好改。一时的“战争”,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生的伤害。

别让“战争”,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阴影。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以身作则别让孩子留下童年阴影

新年伊始,众人欢度之余,吴镇宇却因涉嫌打人被警署扣留,而同行的还有其儿子Feynman,有媒体指出,1岁大的儿子很可能因亲眼目睹父亲被捕而留下童年阴影。

童年阴影对宝宝造成终身影响

心理学上指出,当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经历了某种行为,而当时的年龄意识已基本形成,也就是我们说的“懂事”的时候,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造成心理创伤。当孩子日后长大后遇到与之相似的特定情景时,潜藏在脑里面的创伤意识就会唤起他对这件事的恐惧,乃至成年后对孩子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郑裕玲小时候就曾因父母离异而在7岁的时候下了“不结婚、不生孩子”的终身决定。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表明,“童年阴影”会对人造成终身的影响。年幼的时候经历过某些可怕的、恶劣的、令人震撼的事情,他的人格就会出现某种缺陷,影响着他日后的行动和思维。比如说很多“连环杀手”是由于童年阴影导致的心理扭曲,比如家庭暴力、孤僻等心理无法宣泄而造成的悲剧。

父母不当行为该反思

童年不止是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阶段,而且还是人类最柔弱的部分。大部分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或轻或重的童年阴影,关键在于如何把负面影响减至最低。心理学上公认,容易造成孩子较为严重的心理阴影有四种情况:亲人离世、经历恶性事件后(如自然灾害、犯罪)、父母离异、遭父母遗弃等。由于孩子早期的意识来源于父母的行为和思维,因而很可能形成他今后的心理和人格核心。例如在吴镇宇打人事件中,还在目睹殴打、父亲被抓在这种情况下,会增加孩子长大后想冲动打人的几率。因此,孩子日后的人格、心理是否能健康成长,其来源还是来自于父母给予的爱和行为,父母有必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避免造成负面心理。

别让批评给小孩心理落下阴影

儿子在玩耍的时候,把家中一只花瓶打碎了。这花瓶原本一对,做工精细,色泽醇厚,是一位老友所赠。没事的时候,我总用一块软布来擦拭花瓶,然后细细地观赏,非常喜欢那种悠闲的感觉。如今看着一地碎瓷片,忍不住向儿子发火,儿子也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不敢辩驳。

从那以后,每当看到剩下那只花瓶形单影只的样子,我心里就会有一丝心痛,再加上儿子太顽皮,总是闲不下来,便会借机发挥训斥他。开始还好,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再训斥他,他便明显地不满,嘴里还会嘟哝,让我更加来火。

终于有一天,在我训斥他以后,他生气了,回到自己房间不出来,中午饭也不吃。这么点孩子还跟大人赌气,这怎么能行,我把他从床上拉起来。最后在我严厉地呵斥声中,儿子没有办法,只好乖乖地吃了饭。可是等晚上我们下班回家时,发觉剩下的那只花瓶也被摔碎了。我刚要发火,被妻子用眼神制止住了,她进房间同儿子谈心。

原来因为我经常借剩下的那只花瓶来训斥他,儿子心中非常不满,便迁怒于花瓶,乘我们不在时,把它也打破了。开始他还不敢承认,说是被风吹倒的,后来在妻子的苦口婆心劝说下,儿子承认了错误,但是对于打破这只花瓶他并不后悔。他认为没有了花瓶我就不会再训斥他了。儿子的话让我深深地不安:打碎第一只花瓶本来只是无心之失,可是我却抓住不放,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做出更大的破坏性行为。我觉得自己的肚量实在太小,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可是如何引导儿子,让他既能承担起做错事的责任,又不至于落下心理阴影呢?

我首先对儿子道歉,告诉他爸爸做得有点过分,但前提是他犯了错误,而且并不是把这只花瓶打破了,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做只能使后果更严重。他虽然是个小孩子,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建议用他存下的压岁钱,去买两个新花瓶,作为对家里的赔偿。

儿子听我这样说,非常诚恳地点头答应。当我们一家三口把花瓶买回来的时候,儿子显得非常轻松和开心,我和妻子也舒了一口气。

本文Hash:c57425194c8be688af642ea9b7dff10428ea5685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