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孩子的快乐是教师走出惯性

孩子的快乐是教师走出职业的惯性

再来说说教师的职业,什么样的人能当老师,能吃教师这碗饭,那一定是热爱孩子热爱教育的人。我们可以不热爱服装而去卖服装,可以不喜欢种地而继续种庄稼,但是如果我们不喜欢教育,不喜欢孩子而去教孩子,那一定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

因为教师的职业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未来,关系到从教师手里经过的每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不仅每一个人的一生对他们自己来说只有一次,而且每一个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家人的天――尽管对教师来说,他可能只是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

当某个教师忽视或者憎恨某一个孩子时,对教师来说,似乎他犯的错误并不是很大,但是对那个孩子和他的家庭来说却意味着全部。所以,一定是要有良知的,并且必须是热爱教育和孩子的人才能当教师。这样,我们才能像给孩子果冻那样为孩子捧来心灵的果冻。

第19层地狱

说起老师,让我想起一则笑话:一杀人犯死后被打入18层地狱,伤心得不得了。正在伤感之际,忽然听到脚底下有人唉声叹气。杀人犯很吃惊,就问:下面什么人?你住在什么地方?下面的人回答:我是教师,住在地狱的第19层。杀人犯更吃惊了,说:地狱不是只有18层吗?怎么出了个第19层?下面说:这是阎王特设的。杀人犯说:杀人就是最重的罪了,你的罪难道比杀人还要重吗?那人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人有两条命,一是性命,一是慧命,杀性命仅伤肉体,杀慧命毁掉的可是灵魂啊。就因我生前误人子弟,杀了许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就被下到第19层了……虽是一则笑话,却道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全部内涵。

如果从人的本质上讲,慧命的确要比性命重要。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还在活着,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指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个虽然活着但却死了的人,就是没有慧命。

这就是说,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原因是在呵护、培植孩子智慧、情感的生命,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配当一名老师。

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只是喊口号。古人讲,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就是这个道理。

操作,那种技巧,灵敏度,怎么说呢?我常常对老师说:在课堂上你是什么?你就是崔永元,就是张越。要像他们主持节目那样,灵敏地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深入地挖掘,打开一片天地,使课堂高潮迭起,使孩子得到一次又一次品格与智慧的洗礼。你说难不难?太难了。所以,在我们教育中心,来应聘的教师很多,能留下来的很少。培养成功的,根据目前的统计,比率大概是60∶1。

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在一二十年的短期内成功,它必定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传统的势力太强大了。教育不像工业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就能很快出产品。教育是改造人的事情,尤其是改造已经定型了的人,绝不会一蹴而就。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要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个小小毛病,需要反反复复还不一定能够改掉。那么教育呢?一旦你被传统的、应试的方式塑造了,改起来谈何容易!要是定型的老师无法改变,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老师身上。可是,未来 老师谁在培养?传统老师。当那些培养传统老师的老师老了、退下去了,那些成长起来的老师仍然成了传统。就是这么一个怪圈。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认未来的老师会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就是已经定型的老师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太慢,影响的力量太小。要是我没有搞过现代教育,没有亲自进行过教师培训,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就不会这样说。

搞这种教育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头脑要特别灵活。我们的课堂就像战场,你要占领一座山头,具体怎么占领?运用什么样的战术?怎样应对随时出现的各种偶然?全得看你有多大的智慧。你是司令官,整个过程没人指导你,也来不及指导,一切全看你了。这种课堂,老师的大脑快速运转,但是讲出的话却非常少。

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孩子根本不知道你的真实意图。我们讲课堂上老师与孩子是平等的,但这是人格的平等而不是说你要完全退到幕后,你要“假装”退到幕后,实际上你在控制全局,只是孩子不知道而已。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你的目标的。家长也不知道,就连那些观摩我们的课的老师也看不出来。这也像打仗,我老爸打仗打了许多年,抗日战争、南征北战、抗美援朝全打了。打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上面要他们进他们就进,要他们退他们就退。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看了反映战争的电影之后才明白:噢,原来为了这样;噢,原来为了那样。

许多观摩我的课的人说:唉,这么简单啊,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这些人还停留在讲得多、讲得花哨就是好课这样的层面。新选的老师也是这样,一看太简单,不好好听,轮到他讲课,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时候再来听我的课,感觉就不一样了。越听越觉得复杂、深奥、难以掌握。再上课,越上越难,难到上不下去,后来,有些人得了讲课恐惧症,有的干脆吓跑了。

世上事就是这样:越深奥的看起来越浅显,越复杂的看起来越简单,越困难的看起来越容易。你看崔永元做主持,表面上好像很轻松很容易,但是如果细细体会话的背后,太不简单了。这就叫四两拨千斤,拨万斤。一个难题,举手之间就解决了,而且引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为什么说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误区

一、是教育,不是招数

1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在以往的家长们心目中,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去受教育的,当孩子进入学校,家长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因为家长认为知了书就达了理。从宋朝以来,要想改变生活出人头地,读好了书就解决了问题的观念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于是当孩子的表现令家长们失望的时候,传统的指责方法是“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孩子不热爱学习,把学习当做任务去完成时,书真的不能读到人的肚子里去。而这个时候,家长又不能自己到学校里去帮老师,只能每天因为孩子而生气,让孩子更加厌烦学习,使学习由硬性的任务而降格到一种苦差事。有什么样的人,能为一件事情受十几甚至几十年的苦?有谁能把一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做好?如果我们家长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了。打骂被试验了很多年都不起作用,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打骂?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当一种新的教育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准确判定。

近年,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方法,比如“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新课程”“经典诵读”“0岁方案”“生本课程”“杜曼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等不一而足。教育市场飞快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家长能做的是在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于他们个性的学校。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能力即准确的判定能力,合理地取舍与吸收。

就拿“赏识教育”来说,由于教育者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教书而不是教人,把孩子和书都当成职业的工具。书和孩子相比,书显得要好用多了。而有个体特征和个体生命力的孩子,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利于教师职业的行为和状态,这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利,也影响了老师的生计。对于那些还没有热爱孩子和热爱教育却从事了教育事业的人,他们会因为孩子的不配合而产生憎恨心,这样的心态使老师难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泼向造成这种情绪的孩子。所以在教学的工作中,他们对孩子不断地恶语相加,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赏识教育”的观念,至少使老师醒悟到,要想达到自己及职业的目标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可取。这如同以前是打着“驴子”过桥,之后是拿一把草哄着“驴子”过桥。虽然对课本知识的使用方式和教授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但赏识的方式会使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不再为了学习而痛苦。虽然他们没有因为知识的学习而建构起更多的作为人的内涵,但是他们的身心也许从此就要健康得多。所以说“赏识教育”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它改变了一批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当时中国人是太需要这个了。

可是,在人们以为“赏识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法宝的时候,对孩子的赏识过于偏执,因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实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父母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有些人做不到,会劈头盖脸,将孩子打骂一通。

有些家长说:李老师,我做不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很淘气,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师都要把她喊去告状,一回家就要打孩子。 果打成了习惯,天天打,没有一天不打。她的打骂似乎不是为了打骂,而是由于有了“打骂”这样的惯性。最后孩子干脆不学了,不喜欢任何事情。我说: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了,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不想着换一种方式呢?她说李老师,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说你必须得忍住,坚决不要打孩子。等你能够做到不打孩子之后,再试着采用一下赏识的办法,比如今天老师找你告状了,你回来给你儿子说: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已经能听十分钟了。她说这哪行呀,明明老师把我叫去了,回来一见一肚子气,让我怎么做到?

我说你用你的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其他的问题,你的孩子已经陷在泥潭里了。你是把他往上拉呢,还是往下踹?她说往上拉。我说好,那就从现在起,至少不要再打孩子了。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这位妈妈身体很好,红胖红胖的,胳膊那么粗,经常笑嘻嘻的。我就想:这么快乐的一位妈妈怎么忍心打孩子呢?如果说她的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这个“惯性”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她的内心,心中的蒙昧,教育的误区。

她告诉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师经常告状,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她气得不行,就打,送到我这里不是为学画,是专门让我调毛病的。孩子一开始干脆不进教室,在外面荡来荡去,无聊得不得了,拿几个珠子弹来弹去。我也过去跟他一起弹珠子玩,他说:你玩得没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别讨厌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妈妈那次谈话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我都一个星期没打儿子了,他怎么还没变好?我说你坚持四个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没有作用?你不打,四个月之后你的孩子才能出现变化,比如说,开始撒娇、胡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才算有救。你回去,坚持不要打。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在做家长咨询,看见她气势汹汹地上楼,一头就往教室里冲,我说停下停下,你干什么?她说谁谁谁的女儿说我儿子在教室里不画画,光玩。我说你儿子以前连教室都不进,现在终于坐在教室里了,你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说哎,我听了实在气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说你回去,而且,你儿子回家之后不许问他这件事。

后来,有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她对我说:李老师,你让我别打儿子,我一天到晚忍着,憋得难受。我说你把你身体吃得这么好,好像专门为了打儿子的,要是我天天这么打早累倒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救你儿子吗?只有你了。是由我来监督你去救他。你还是听我的,别再打了。当时好多家长在场,都说:你就听李老师的吧。

我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她的儿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还那样,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针戳。

这位妈妈看了“赏识教育”的书,也听了我的讲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即便解决了父母心理承受的问题,赏识依然很难,因为正确的赏识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这是赏识教育的另一大难点。智慧要是不够,就会赏识出一个问题孩子。

为什么说孩子的就餐习惯的重要性呢?

孩子的就餐习惯比食欲和饭量更重要

孩子有良好的食欲和好的饭量对他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但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就餐习惯和规则也很重要。幼儿期,孩子就餐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培养他们良好的就餐习惯,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这些不好的就餐习惯你关注了吗

孩子在幼儿期,即使是到了小学的低年级,他们自理能力还是比较差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吃饭前不愿意或不能自觉洗手;餐桌上不喜欢自己吃饭要妈妈喂;边吃边玩;端着饭碗到处跑;吃饭时拖拖拉拉、挑三拣四;吃得满桌都是?孩子这些不良就餐习惯,您是否留意到并及时加以纠正呢?不能做粗心的妈妈,因为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养成好习惯有诀窍

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妈妈要重视。当孩子洗手时不小心打湿了袖子时,妈妈可以借此机会,教孩子如何洗手并亲自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孩子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如此游戏的方式,小孩子很乐意接受。这个过程中,孩子也知道了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手—在手心、手背、手腕打肥皂—搓洗—清水洗净—擦干。

妈妈网育儿问答:妈妈网友ruirui12问:如何改正宝宝不好好吃饭的习惯?妈妈网特聘专家尤东敏(向她提问)解答:建议妈妈从小就要为宝宝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培养宝宝好好吃饭的兴趣,做到如下几点: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2、固定的开饭时刻;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而吃不下正餐。4、促进孩子的食欲: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7、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8、为吃饭增添趣味性: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其实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不要随意的根据自己或宝宝的需要而改变什么。

本文Hash:34a61ca531f19fb85685ec3f6bc10f96fc8a991c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