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吃海鲜需防诺瓦克病毒

  近年来,国外屡有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报道。现在正是病毒性胃肠炎易发季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食品安全预警:应避免进食没有烹煮的食物,谨防冬春季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

  提醒幼儿、老人、孕妇和其他免疫力较弱的人,避免进食没有烹煮的食物 (比如贝类海产,特别是生蚝);所有食物(特别是贝类海产)必须彻底煮熟才可进食。如厕后、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做好日常各项清洁消毒工作,避免诺瓦克病毒的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幼儿需预防哪些传染病

幼儿需预防哪些传染病

炎炎夏日,食物容易变质腐烂,小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难以适应夏季高温环境,往往因贪食、贪饮、贪凉或被蚊虫叮咬而染上传染病。一、乙脑:

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为传播媒介。多发生于12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好发于7-9月,8月份是高峰。患儿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热不退、昏迷、抽风等,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小儿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预防乙脑,除了10岁以下儿童能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在夏季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蚊子是传染源,要教育孩子不可贪凉,不在室外露宿,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

二、菌痢: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与不洁饮食有关。好发于7-9月,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菌痢类型中最严重的是急性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2-7岁体质较好、平素健壮的儿童。常起病急骤,体温可达41-42℃,烦躁、嗜睡、脓血便或反复抽风,短时间内可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预防菌痢要把好“病从口入”关,苍蝇是传染源,因此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水果,不贪食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生、熟食品要分开,婴幼儿奶瓶、餐具等食具要定时消毒。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夏季最常见的疾病。由于气温升高,各种病原菌十分猖獗,食物营养丰富,是各种细菌理想的生存、繁殖场所,故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则引起腹痛、腹泻、呕吐,重则导致脱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对肉类食物要严格消毒,一般可采用高温消毒。同时,教育孩子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剩饭剩菜在加热时一定要彻底,尤其是隔夜的、冰箱里的食物。其次,要用低温、防腐的方法来保存食物,防止食物在贮存过程中污染。此外,少吃盐渍的海产品、食品,防止嗜盐性细菌的感染。

四、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AV引起的肝炎,经粪便-口途径传播,夏季高发。多以低热、乏力、恶心等起病,可伴腹胀、腹泻,尿黄如浓茶,继而巩膜及皮肤黄染,伴肝区不适。预防甲肝,要注意加强卫生保健,防止血源污染、唾液污染、水源污染,餐具要消毒使用,对感染者避免亲密接触,教育孩子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盛夏婴幼儿需要防哪些病

皮肤病:小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疱疮、蚊子叮咬皮炎等。如疖子被抓破感染后,若治疗不及时,严重的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暑热症:由于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散热功能差,故在炎夏常易发高烧。此时患儿大都不出汗,且伴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及烦躁不安等症状。防治暑热症首先要改善居住条件,及时给孩子多喂些淡盐凉开水,经常用温水洗澡。这样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汗液蒸发。

腹泻:婴儿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夏季如饮食不当、气候不适或细菌感染,都会造成小儿腹泻。因此,小儿饮食应定时定量,生吃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净,奶具、食具要注意消毒。

传染病:夏天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这些传染病大都是经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本文Hash:4b101944bffc58666c043e30d8774cc27aee56a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