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冰箱当成保险箱

别把冰箱当成保险箱

家家户户年后都有肉类、鱼类、炸食等剩余,往冰箱里塞吧,一条鱼往冷冻室里一放就是个把月,甚至一年半载的。冰箱是保险箱吗?北京一家研究所的实验室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冷冻9个月的鱼比冷冻4个月的鱼细菌超出10倍。

冷冻不能阻止食物变“坏”

很多人会纳闷,冷冻后的食物怎么会坏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韩萍说,其实肉上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来自人的手、切肉的刀以及装肉的篮子等。细菌对温度的喜好是不同的,有的细菌属于“嗜冷菌”,在零下40℃还可以活动,只是温度越低,活动越不频繁,常见的导致拉肚子的痢疾杆菌就属于嗜冷菌。

冷冻肉的关键问题在于脂肪的酸败,因为脂肪会分解出一些有害物质,还会产生人们常说的“哈喇味”。酸败除了在接触氧气时会产生,脂肪不需要其他物质的参与也会发生,在低温情况下也不会停止,只是慢一些。

蛋白质的变性,也是高蛋白肉类变“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零下2℃到零下4℃这个过程,蛋白质是最容易发生变性的,只要冷冻过程中经历这个温度,那么蛋白质就会变性,而且,肉经过冷冻又解冻,在这过程中细胞也会被破坏,维生素、矿物质也会有所损失,在肉化冻时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黏稠的液体流出来,那就是流失的营养。

冷冻食品别超过最大冷藏期

那么,肉禽海鲜这些食物到底能放多久呢?

在零下18℃的条件下:海鲜最大冷藏期限是3~5个月;猪肉最大冷藏期限为半年;羊肉最大冷藏期限为9个月;牛肉最大冷藏期限为1年。

可是,我们很难知道冻肉在进我们家之前冷冻了多久。如何辨识冻得太久的肉呢?

●凭手感肉化冻后摸上去表面发虚、不实在、没弹性,就是放的时间较久。

●凭观察冻的时间长,肉的表面就会发白、发暗,而鱼会出现肉质松软、鱼眼凹陷的情况。

对于冰箱冷藏,还要注意一点,一般食物标注的保质期,是在恒温的情况下,而家里的冰箱冷藏室经常开合,温度有变化,所以在食物的标准保质期基础上就要打个折扣了,一般我们看到冷藏食品的包装袋上,都会注明在0℃到4℃之间,可存放60天,但由于冰箱开开合合,最多存放30天。

长期食用冰箱内食物当心宝宝患上“冰箱病”!

宝宝的胃肠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多地食用冷饮或过冷食物容易造成他们的胃黏膜损伤,这是近年来儿童期胃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什么是“冰箱病”?

宝宝会得“冰箱病”吗?

1、冰箱头痛

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2、冰箱肺炎

水果、蔬菜、鱼类等食物极易被耶尔森氏菌污染,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真菌,也极易污染冰箱环境,导致食物受到污染。

以上所指的真菌,都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在低温(0~4℃)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快,而且毒性强。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清洗,在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孩子和过敏性体质者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有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3、冰箱胃炎

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而孩子则容易出现咽喉平滑肌痉挛,发生喉梗阻、呼吸障碍的症状。

4、冰箱肠炎

有些嗜冷菌、霉菌在低温下仍会大量繁殖,随着未被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会引起炎症,导致腹痛、腹泻和呕吐。

冰箱病还会使孩子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这样一来,孩子的营养就无法保证,体质就会下降。

“冰箱病”应该怎么预防?

1、冰箱内的生食与熟食不能混放,最好用塑料袋加以封装,特别是熟食要放在加盖的容器内,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放入冰箱内的水果蔬菜及生的食物应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再放入冰箱内。

2、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储存在冰箱内。

3、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过久。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相当危险的,即使储存在冰箱内也不应超过3天。

4、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星期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要特别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抹干净。

5、冰箱内存放的食物不宜过满、过紧,要留有空隙,以利于冷空气对流,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缩短开箱时间。

6、鱼肉类生制品应保存在冷冻室内。需要保存在低温下但又不需冻结的食品如熟鱼、肉类,应放置在冷藏室上层处,蔬菜和水果直放置在箱内下层,其他熟制品等应放于冰箱的中层,各种罐装食品可分别放在箱门的各个搁架上。

小编总结:家长需要注意的是,酷暑天里可以给孩子喝适量冰镇饮料或吃冷食,但不能吃太多。放置冰箱的食品应加盖或放入保鲜袋中,不宜长时间放置。生食、熟食品最好分开存放,从冰箱中取出的冷食更不可当即食用。平时还要做好冰箱清洁消毒工作。

别把电视当“保姆”

妈妈喜欢让幼儿看电视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认为让幼儿早点接触电视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二是作为“脱身计”,以为看电视可让孩子安静下来,自己就可以去干别的事了。

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好,因为电视有“非响应性”的特点,即电视里的一切画面对于观众的一切反应、感受是毫不相干的。而幼儿总以为电视屏幕上有些面对观众的人物是在同自己说话,因而会作出种种反应。然而,电视中的人物始终对他不理不睬,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对人的声音、语言和动作不再关心。特别是正在蹒跚学行、呀呀学语的幼儿尤其需要模仿别的声音,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别人的声音、动作不关心,对学习语言和今后开发智力是很不利的。

美国科研人员对看电视时孩子的脑电波作了研究,发现看电视2分钟后,绝大部分孩子的脑电波就出现“A波”,即睡眠波形,有时也会出现迅速上升的尖波形。这表明电视能引发抑制状态或兴奋状态,有一种控制人的精神的作用。因此,被电视里的情节、画面所吸引的孩子,为了能坚持看下去,所耗费的精力往往出乎成人的意料。此外,电视荧光屏上画面急速变化,对幼儿来说也是不胜负担的刺激。

很多人感觉现在的孩子比起他们当年要聪明许多。孩子从小就能从电视里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特别是3―4岁的孩子,电视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当爸爸妈妈想要摆脱孩子纠缠的时候,首先会打开电视机,热热闹闹的卡通片、五颜六的电视广告,就像一个保姆,看住了淘气的小家伙们。

毫无疑问,电视可使孩子获得最广泛的信息和最现成的经验,电视可以教他们认知,训练他们的思维和注意力。只要坐着,他们便能安全地和动物、鱼类、鸟类甚至古生物恐龙一起做环球旅行。

但如果长时间地把孩子交给电视,父母不注意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电视也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它可能使孩子失去主动思维,在认知的学习中他们可能变得被动、不再爱动脑筋,更不利于孩子将来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可能忽略了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产生“电视”。长时间看电视,使孩子减少了和其他人的语言交流,还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有的孩子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缺少活动而体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请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保姆”。

本文Hash:ad341ea0bc0c0de9ca8d663050d7d3468fa09e36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