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让孩子不喝可乐的

  自从可乐杀精的新闻出来后,不少父母便担心可乐是否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有位聪明的妈妈以一招“以毒攻毒”之法成功阻止女儿爱上喝可乐。

  以前我有个邻居,家里有个上小学的女儿,长得很好看,学习也很好。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天不喝水,只喝两大桶雪碧或可乐。她妈妈跟我抱怨孩子有这个坏习惯,但是一直不改正。后来这孩子迅速地胖了很多。我见面几乎没认出来。真是可惜。

  我有了女儿了,我女儿本来就有点小胖,而且从小看起来对饮料就非常感兴趣。乳酸菌类的饮料我倒没禁止她喝。但是可乐这样的饮料我从来不让她喝,家里也从来不买。因为我听说这个饮料别说对孩子,对大人也不好呢。但是孩子越来越大,她也经常会看到广告,也看到超市里有卖,也会缠着我要喝。那么她总有一天会喝到,也没准就会爱上可乐的感觉,到那时我再反对就太难了。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去年冬天孩子感冒了。有个朋友跟我说,“拿可乐和生姜一起熬了喝,可以治感冒。因为生产可口可乐的公司本来是个制药厂,可口可乐原来就是感冒糖浆。”我便准备试试,突然灵机一动,跟孩子说,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可乐的味道吗? 现在你感冒了,可以喝了,我去给你买好不好? 女儿很开心地答应了。买回来以后让她看到确实是可乐,然后说,太凉了,我给你热热喝。然后到厨房把姜片也倒入可乐,加热后把可乐倒出。女儿喝了一口,眉头就皱了起来:“好难喝呀。”我立刻添把柴,“是呀,可乐就是这个味道的呀,要不能治病吗? 药能有好喝的吗?” 女儿当时是都喝下去了。估计这个味道她也记住了。

  从此以后,女儿再不碰可乐。你让她喝她都不喝。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她看着我们喝可乐一点也不急,估计心里还偷偷想呢,这些大人,这么难喝的东西也喝呀,我才不喝呢。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怎样让孩子经常都是快乐的

晓晓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想去哪儿玩就带他去哪儿,但是晓晓仍然不满意,经常冲父母发脾气。萌萌从小就聪明过人,她的爸爸妈妈决心要培养她早日成才,请老师教她弹钢琴,上幼儿英语班,可萌萌却很苦恼,她多希望能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样尽情地玩耍。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专家汪小蓉说,在我们周围,有不少人像晓晓和萌萌的父母那样,十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培养,但对孩子的情绪状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汪小蓉说,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某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紧张、焦虑、悲伤,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被打乱,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孩子是否快乐也影响到他(她)的人际交往方式,快乐的儿童总是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比较容易忍让;而忧郁、愤怒的儿童则经常独自呆着或攻击别人。所以,保持愉快的情绪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怎样才能让孩子经常快乐呢?汪小蓉建议说,首先,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游玩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

其次,快乐需要有所限制。中年以上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的小孩子没有多少物质享受,但是过得很快乐,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原因就在于,盼望了很久才得到的东西总会令人欣喜异常,而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不觉得珍贵。当我们竭力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时,应意识到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享受快乐的权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完一件事后的快乐与满足是父母包办完成所不能给予的。

第三,任何快乐都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有的父母只要孩子高兴,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有的孩子以捶打父母或毁坏东西为乐。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孩子长大后不懂得尊重他人。孩子如果出现这种行为,应该坚决制止,不能妥协,同时告诉他(她),父母对此很生气,大家都不会喜欢他(她)。

第四,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捉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汪小蓉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可以做到的。

我们怎样可以让孩子在人前不害羞胆怯

孩子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能说会道,特别活泼,可是只要家里来客人,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一声不响,怎么会这样?

妈妈网育儿专家指出,父母要先知道孩子在人前和人后有这种差别的原因:

首先,有些父母老把孩子放在家中,很少带孩子出去玩、去和小区的小伙伴接触,这都会造成孩子见到家人以外的陌生人而害羞、胆怯。

其次,父母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由成人包办代替,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也会让他一见到生人便畏首畏尾无所适从。

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之道是:父母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的社会,常带孩子出门,常带他和小区的孩子玩在一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还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孩子,比如,请孩子去邻居小朋友家借支蜡笔,让孩子给某个阿姨送本书等等。孩子实际练习机会多了,以后与人交往便会“勇敢”起来。

本文Hash:0afc22c5dcaa81c8c0a0be6897a20900d465d0a5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