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按需喂养而非按时喂养

  据透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是2010年,婴儿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5%。纯喂养4-6个月,此后除了外,会添加果汁、奶粉等其他食品,但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2周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与社区服务项目官员张亚丽昨天在沪发言时如是说。面对台下一阵不小的骚动,她进一步确定,这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8大国际机构所给出的联合推荐,“我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么做的”。

  针对一些年轻妈妈很早放弃,甚至从来不进行喂养,张亚丽说,享受最佳食品是儿童的权利,而是儿童的最佳食品。国外科研机构的研究表明,直接促进孩子的智力。

  而所谓成功的喂养是有一定标准的,在这些方面多数人存在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初奶很稀,营养不好,不喂给孩子,而实际上,初奶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品,所以产后开奶越早越好;

  还有是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以及上述提到的喂养最好持续到孩子2周岁,而不是1周岁。

  张亚丽同时指出,实现成功的喂养并不是母亲和孩子两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家庭、社区、单位等各方面的支持,比如母亲需要充分的产假休息、公共场所要有哺乳室等。张亚丽以自己所在单位为例:“我的孩子就是到2周岁后才断奶的。在孩子2岁前,单位允许我带孩子上班,单位设有哺乳室,我可以随时去喂奶。单位也允许我带孩子出差,孩子的机票可以报销,还有额外的补贴。” 相关资讯:

母乳喂养有规律 按时还是按需哺乳?

  至于每次喂奶时间,第一天每次每侧喂奶约2分钟,第二天约4分钟,第三天约6分钟,以后大约为8~10分钟,即一次喂两侧共约15~20分钟。吸奶时间过久,会咽入过多空气,易引起呕吐,而且也会养成日后吸吮乳头的坏习惯。

  一般来说,在新生儿及小新生儿时按需哺乳比较好,随着新生儿月龄的增加,渐渐过渡到按时哺乳,3~4个月后每隔3~4个小时要哺乳一次,夜间可以间隔1次喂奶时间,慢慢养成按时吃奶的好习惯。

  有些妈妈以为她们没有足够的奶水,而事实上她们奶水的供应是正常的。她们不了解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一些正常的差异,有时会为一点点特别的症状而烦恼。其实如果孩子体重增加正常,换尿片情形也正常,那么便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责任编辑:李珊珊)

母乳喂养:定时?还是按需?



  
  定时喂奶

  近年来,不少人主张给婴儿“按时喂奶”。因为实验表明,喝了牛奶以后,牛奶在胃中大约要停留3~4个小时;人奶的凝块虽然比较小,但也要3个小时左右才能从胃中完全排空。所以认为每隔3个小时喂1次奶比较合理。若间隔时间太短怕奶类消化不了;时间太长又容易引起婴儿饥饿而哭吵。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影响婴儿消化,吸收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实际喂哺中要严格地实行定时喂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譬如到了预定的喂奶时间,孩子睡意正浓,即使弹弹足底,拉拉耳垂勉强把他弄醒,但吃了几口奶仍然会呼呼入睡,有时候,因上一顿奶没有完全吃饱,尽管还未到预定的时间,但婴儿已饥不可耐,如果仍然墨守于“吃奶必需定时”的老规矩,孩子就会饿得哇哇直哭,真正到了规定的时间,孩子因哭吵后过度疲劳而入睡。此外,当妈妈的“奶阵”来了,如果因时间未到而任其膨胀,久而久之便会使奶量逐渐减少。

  按需哺乳

  我国自古以来民间的传统习惯是“按需哺乳”。近年来通过反复的对比研究,发现“按需哺乳”是一种顺乎自然,因势利导的最省力、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哺乳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母亲奶阵到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实践表明,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另外,实践证明,只要母乳充足,自3~4个月之后婴儿也会逐渐地自觉做到按时哺乳,即每隔3~4个小时要哺乳1次。

  温馨提示:

  乳母由于分泌乳汁,哺育婴儿,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因此必须及时给予补充,以保证母婴有足够的营养。

  新妈妈保持充沛乳汁的五大要素:

  一、早吸吮

  二,按需哺乳

  三

  四,不喂糖水和牛奶

  五

相关资讯:

本文Hash:3da55e16a2e64b06688bd82f50d6144a147ca34d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