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混合喂养更利于宝宝成长

导读: 混合喂养的方法 混合喂养注意事项


怎样混合喂养更利于宝宝成长

  

混合喂养的方法

  留出一个24小时,在这期间只给奶瓶喂养。选一个有人在旁边帮忙的日子。你可能需要挤出乳汁以免乳房饱胀和疼痛,然后你可以将乳汁用奶瓶喂给孩子。

  这一天,给奶瓶前至少两到三个小时不给宝宝任何吃的或者喝的,直到孩子感觉饥饿并有食欲。

  尝试不同的奶瓶和奶嘴。柔软的乳头状的奶嘴最好。使用一个可以匹配任何型号奶嘴的普通、瘦长的奶瓶。

  如果可以,起初你最好使用挤出的乳汁,因为你的宝宝已习惯那种味道。如果母乳缺乏,可用其它配方奶。

  用一根消毒过的针在奶嘴上戳一个较大的洞,保证流量比母乳流量大。对像一旦奶嘴放到嘴里就会哭叫的宝宝,这种措施很有效,因为可以让她有一种奶能非常流畅地流出的感觉。

  奶瓶里的奶要完全加温。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喜欢奶瓶里的奶比平常温度高一点,当然前提是不能烫伤宝宝。

  将宝宝笔直地坐在你的膝盖上,避免流速过大孩子产生窒息或恐慌。不要像母乳喂养时那样让宝宝躺在你的臂弯里,奶瓶喂养时这样的姿势让宝宝感觉不适。

  用周围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在宝宝意识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吸吮。

  要耐心。如果宝宝出现窒息征象,马上让他挺直身体,但是奶嘴要继续放在他的嘴里。

  要坚持。至今为止,我们发现24小时是宝宝能坚持的最长时限,大部分宝宝很快地很自然地放弃了对母乳喂养的坚持。

  除此之外,混合喂养需要注意什么呢?

  

混合喂养注意事项

  混合喂养添加配方奶的原则是先从少量开始,如一次30毫升,然后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吃后不入睡或不到1小时就醒,张口找乳头甚至哭闹,说明他还没吃饱,可以再适当增加量,比如一次50-60毫升。以此类推,直到宝宝吃奶后能安静或持续睡眠1小时以上。

  另外,适当补充一点水分。婴儿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

  混合喂养,新手妈妈谨记以上内容哦。
 

怎样做更有利于宝宝情感成长

自从孩子降生之后,作为父母,你生活的中心就已经完全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不过,你在关注孩子身体成长的时候,有没有也同样关注孩子的情感发育呢?幼儿时期的宝宝已经有了丰富的情感,甚至可以像成人一样具有大部分复杂的情绪,如果你还是把他当成小宝宝看待,很可能会因为忽略了他的情感而对其造成伤害,这种伤害可能会给宝宝的心理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把宝宝的情感发展当成一种重要的育儿知识来学习。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复杂情绪。幼儿期的情绪反应也主要取决于需要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一般宝宝的情绪都是比较积极的。宝宝喜欢不停地活动,面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愉快。

母乳喂养更有利于宝宝心理成长

【妈妈网特稿】母乳喂养无疑是对宝宝最好的食品,母乳中能提供宝宝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帮助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优点多不胜数,原来除了对宝宝身体有好处外,对于宝宝的心理也有很有好处的,下面一起来看看!

很多妈妈基于对配方奶安全的不信任,和对母乳营养更胜一筹的期待,因而选择母乳喂养。母乳营养的优势固然不可忽视,但是选择母乳喂养难道仅仅为此吗?

虽然每一本关于母乳喂养的百科全书里都会提到母乳喂养对亲密关系的建立多么重要,多少窥见一点母乳喂养对宝宝心理发展的意义。但是“母乳喂养对宝宝心理发展影响”点到为止的论述,大都会被淹没在大篇幅对于母乳喂养技巧的介绍中。所以,在这里很想能够真正和妈妈们一起去寻找答案:母乳喂养对宝宝心灵的成长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母乳喂养给宝宝安全感

一、触觉——界限——安全感,母乳喂养帮宝宝建立最初的安全感。

宝宝的感官是需要被很好地保护的,而其中首先需要被保护的就是触觉。宝宝是通过吃母乳时和妈妈的亲密接触,来获得最初的安全感。在心理学中,触觉和界限有关,界限又和安全感有关。

在哺乳时,宝宝用嘴含妈妈的乳头,和妈妈肌肤接触,此时宝宝会发现,触觉把我和妈妈联结得如此紧密。但同时皮肤屏障的感觉,也会让宝宝体会到界限感。在宝宝和妈妈之间,最紧密的结合是触觉的结合,但同时触觉也像一道界限一样,让宝宝知道“我和妈妈是两个人”。

如果不给宝宝界限感的话,宝宝是无法获得安全感的。试想,如果房子没有屋顶,或是没有墙,在黑暗中,你向前走永远没有尽头,没有边界,人会很恐慌。正是由于界限给了一个范围,从哪里出发,走向哪里有了预期,人才会感到安全。母乳喂养时,妈妈环抱着宝宝,双臂就像是一间小房子的墙壁一样,让宝宝感觉自己不会掉出去,通过触觉带给宝宝的界限感,让宝宝获得内心的安全。

二、好乳房=好妈妈=好我,母乳喂养帮宝宝顺利完成自我建构。

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发现,在5个月前,宝宝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从妈妈那儿来的,“妈妈是我,我是妈妈”。由于新生宝宝视觉发育还不完善,在哺乳时,宝宝视线所及的范围就只是乳房,是看不到整体的妈妈形象的。因此,在宝宝自我构建过程中,好乳房=好妈妈,好妈妈=好我。乳房哺乳我,我满足,乳房就是好乳房,妈妈就是好妈妈,我就是“好我”;如若乳房不哺乳我,我就不能被满足,乳房就是坏乳房,妈妈就是坏妈妈,我就是“坏我”。

母乳喂养帮助宝宝完成自我构建

乳房是妈妈身体的一部分,是天然和妈妈存在联系的,而奶瓶并不是妈妈的一部分,材质冷冰冰,不具有传递温暖感的功能。宝宝在自我构建中,从好乳房联系到好妈妈,再由好妈妈联系到好我,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如果其中加入了奶瓶,就打乱了宝宝自我建构的节奏,也会影响宝宝和妈妈亲密关系的形成。

用奶瓶喂养宝宝,客观上减少了妈妈在哺乳时抱宝宝的必然性,减少了妈妈和宝宝联结的必然性。宝宝吃奶这种生理上的满足在自然状况下,是必然需要妈妈来满足的。但是如果变成用奶瓶喂养,这种“必然”就变成可替代的。爸爸也可以喂,保姆也可以喂,奶奶也可以喂……

在这种情况下,宝宝和妈妈建立关系的亲密度就会改变。宝宝会觉得满足自己安全感的客体是不稳定的,就很难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和稳定的自我。因此,即使是用配 方奶喂养,妈妈也一定要在每次喂养时,给予宝宝充足的肢体接触、拥抱和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造成的对宝宝自我构建的负面影响。

三、母乳喂养时妈妈提供给宝宝的温暖感,比“食物”本身更重要。

实验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相关实验:设置了一只铁丝的猴子妈妈,和一只柔软的布猴子妈妈,铁丝的猴子妈妈是可以提供给小猴子乳汁的,但布的猴子妈妈不能提供乳汁。小猴子在饿了的时候,就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吃奶,但是一旦吃饱,就会回到“布妈妈”那里,长时间和“布妈妈”在一起。可见宝宝和妈妈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是被温暖的感觉所吸引。宝宝对妈妈的需求并不仅仅是因为妈妈可以提供母乳,而是对亲密关系、安全感和温暖感的需求。

母乳喂养能给宝宝温暖感

哺乳期也是宝宝的前语言期,宝宝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触觉、嗅觉和比较模糊的视觉来感受妈妈。母乳喂养时,妈妈会抱着宝宝,和宝宝有接触,宝宝也可以近距离闻到妈妈的气味。妈妈的气味会让宝宝感到安全,因为在妈妈子宫里时,宝宝已经对妈妈的气味非常熟悉。

宝宝和妈妈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天然的联系是不能被其他养育者取代的。宝宝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分辨出妈妈和其他养育者的不同。如果宝宝之前和妈妈建立过联系,但是之后这种联系被其他看护者取代,宝宝内心就会有被妈妈抛弃的感觉。即使其他养育者给宝宝的配方奶足够充足,拥抱和关怀也足够多、足够具体,孩子依然会有受到伤害的感觉,因为他和妈妈之间天然的联系被切断了。

本文Hash:67dc81eb1f7a0714765ec55a70a6e0b928983129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