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和辅食的亲密关系(上)

及时正确的添加辅食,对宝宝来说不仅是营养的需求,也是牙齿和口腔健康发育的有力保障。所以,我们特别为你制定了这个以辅食添加为基础的牙齿护理方案。宝宝出生后4-10个月开始出乳牙,1岁时萌出6-8颗,2岁至2岁半时出齐,达到20颗。专家提示我们,在宝宝长牙期间,辅食添加和平衡的膳食对牙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及时正确的辅食添加既可以为牙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如钙、磷等矿物质和许多维生素,促进牙齿的长成。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练习咀嚼、消化,甚至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培养也大有帮助。我们将从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为你介绍如何在宝宝添加辅食时护理好宝宝的牙齿。4-12个月:牙齿萌发阶段辅食添加对牙齿健康的帮助:专家认为,如果你的宝宝出现唾液量增加,爱流口水,比较喜欢咬硬的东西,哺乳时可能还会咬妈妈的乳头,睡眠不安,那你就要注意了,宝宝在提示你:我要长牙了!这个时期是家长最应该注意的是宝宝的营养,正确的辅食添加可以为宝宝牙齿萌发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咀嚼能力,促进口腔内血液循环,进而加快了刚刚萌发露白的牙齿的发育。需要注意的是,辅食添加要按照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的顺序,符合孩子牙齿生长规律,逐步让孩子学会用吐咽、咀嚼。4-6个月,宝宝的辅食应以泥糊状食物为主,锻炼孩子吐咽、舌头前后移动的能力。食物性状从稀糊状过渡到稠糊状。例如,米糊、蛋黄糊、土豆泥糊等。7-9个月,可以为宝宝添加一些比较软的食物,锻炼他的舌头上下活动,能用舌头和上鄂碾碎食物的能力。比如,菜末面片汤、烂面、苹果泥、鲜虾麦片粥等。10-12个月,为宝宝选择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让他练习舌头左右活动,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比如馒头片、面包片、奶酪豆腐、小馄饨、水果拉、苹果片等。共2页12

孩子和玩具的“亲密关系”

玩具是游戏的工具,游戏离不开玩具。而游戏又是宝宝的天性,玩具是游戏的物质前提,宝宝要玩耍必然离不开玩具。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贝尔就把宝宝的玩具意为“恩物”,并专门针对宝宝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系列的玩具。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是工作(活动),工作即游戏,玩具就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儿童工作的兴趣,也才会专心地去操作学习,也才能帮助其自我建构与神经发展。玩具的提供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儿童学习的效果。”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必须重视儿童使用的玩具。”

事实上,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举凡强调学前教育者,莫不重视玩具的教育价值。当代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玩具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觉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的中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宝宝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感知觉获得的形象信息,而玩具以其生动夸张的形象、鲜艳明亮的色彩刺激宝宝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在与玩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宝宝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接触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爸妈在家里应该为宝宝创设具有丰富玩具的环境。玩具的准备应考虑到玩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要为宝宝准备颜色各异、对比度比较明显的玩具,玩具的大小应考虑到宝宝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爸妈要加强对宝宝感知能力的指导,让宝宝“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如可以引导宝宝摸一摸绒布类、丝绸类、塑料类玩具,让他说说感受。看一看,让他看看玩具的颜色的不同,让他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玩具去玩,比较玩具颜色的深浅,让宝宝对颜色有初步的意识。举一举,让他感受玩具的重量,还可以让他举一举气球和大积木,说说哪个更重。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

玩具本身就是一种宝宝表达表现的工具,较之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玩具是宝宝更为得心应手的“语言”。玩具是一本“无字的书”,它更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学习者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像的空间,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为宝宝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宝宝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宝宝之间就玩具的交换、玩法的交流,使其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进步。“我可以玩你的小车吗?”“我可以加入你玩积木的游戏吗?”“我可以用我的小猪换你的小鸭吗?”“可以的。”“好的。”“一起玩吧。”“我在玩呢,等一会儿给你玩。”两个宝宝的对话可以看到礼貌用语的运用,她们把礼貌用语运用得如此适当呢。

宝宝在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语”现象。而这些“自言自语”的产生对宝宝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女儿在“娃娃家”里玩时,会拿起一个布娃娃,把它放在小凳子上,微笑着对她说:“娃娃穿得好美,但还没有佳佳漂亮。佳佳要把娃娃打扮得像佳佳一样漂亮。”佳佳开始给布娃娃穿上小礼服。“伸伸腿,举举手,衣服拉上就好了,妈妈说了这样就听话了,衣服穿好了。”佳佳在布娃娃对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出其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还把妈妈给自己穿衣服的语言用到了自己给布娃娃穿衣服上。早期宝宝的语言以假装 身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不必担心自己讲得对不对,需不需要纠正。佳佳在“自语”的时候,可以装出妈妈在给自己穿衣服时的声音、语调和动作。她可以认为这是妈妈在说话,而不是她自己在说。

孩子过牙齿和吃肉的关系

  人类牙齿神秘的比例—7∶1的奥秘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所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居民膳食动物蛋白和脂肪摄取量偏低。于是,似乎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丰富的饮食才有营养,于是以肉食为主的“洋快餐”备受推崇。由于“洋快餐”的错误导向,孩子们个个都成了“肉食动物”,不仅平时不吃蔬菜、连主食也吃得很少,许多家长对此非常担心。那么孩子吃多少肉才合适呢?答案就来自人类的牙齿。

  人类消化系统在各个方面都与肉食动物截然不同,同人最相像的是有杂食习性的动物。古生物学家在判断动物摄食种类时,首先分析牙齿结构。人有32颗牙齿,其中两侧有臼齿20颗,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其他种子类食物;包括门牙在内的切齿8颗,用于咬食膳食纤维丰富的果蔬;唯独4颗犬齿、即中国人说的“虎牙”是为了撕咬肉类所用。按照不同牙齿的比例,臼齿∶切齿∶犬齿=5∶2∶1。以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为7∶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无疑是在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1、生物素和泛酸的来源。适量肉食有利脑发育,因为脂肪类物质被列为脑的“第一需要”,蛋白质则是“第二需要”。上述这些健脑物质在鱼肉中高达30%~70%,在猪、牛、羊等畜肉中约含10%~20%,因此,荤素搭配的食谱,才能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所以,英国营养学家主张每日肉食以85克为宜。同时千万别忘了,一定要搭配足量的蔬菜。

本文Hash:9bece8fc2d59415c9496ee3195234e485195740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