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卵子质量差?我该怎么办?


众所周知卵子的质量对于试管婴儿的成功与否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卵子质量的好坏对试管婴儿的结局又影响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来看看我中心的数据。在2017年,我中心一共完成了新鲜取卵周期8385例,怀孕率达到66.34%。在这其中约有1133例新鲜周期所取到的卵子质量是偏差的。这些卵子质量差的患者,其卵子的平均受精率为70.09%,明显低于卵子质量较好的患者(80.99%);其可用胚胎率为69.12%,优质胚胎率为37.24%,囊胚形成率为50.55%,这些数据也都低于卵子质量较好的患者(分别为70.51%、40.95%和57.38%);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怀孕率,卵子质量差患者的平均怀孕率也仅有53.68%。由此可见卵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胚胎的质量及后续的妊娠结局,卵子质量差会导致受精失败、胚胎发育不良、胚胎染色体异常、胚胎种植失败、流产等等。

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卵子的质量呢?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年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内卵泡数量在不断减少,同时卵子的质量也随之下降,表现为卵子内线粒体数量及功能异常,纺锤丝的形成和染色体排列发生错误,非整倍体增加及表观遗传学改变,尤其是线粒体作为卵子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供能细胞器,其数量和功能的改变直接影响胚胎的质量。

2、生活方式。卵子的数量和发育依赖于卵泡的微环境,女性的生活方式会改变这一微环境,当女性处于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或不良作息等状态下,就会对卵子及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肥胖会使女性对促排卵药物不敏感,易出现卵巢低反应和慢反应,受精率降低,胚胎质量下降;吸烟也严重影响卵子质量及卵巢功能,包括激素生产过程、卵泡生成过程、排卵过程等,烟草还会加速卵泡损耗,减少卵巢储备。

3、环境因素。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电辐射等皆会导致女性卵子发生染色体畸变。

4、疾病因素。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重症不孕患者可能存在卵泡发育受损,容易发生胚胎发育阻滞、囊胚形成率低;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不孕患者卵子成熟度降低,异常形态增加,受精率下降,优质胚胎率下降。

但是,来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又往往有以上几方面的问题,遇到卵子质量差,该怎么办呢?

下面几点也许能帮助你改善卵子的质量: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不利环境因素影响。要想卵子质量高,就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低油低脂,可以吃一些海产品、动物肝脏、牛肉及豆类,多吃竹笋、胡萝卜、洋葱、燕麦、菠菜、卷心菜等,多喝水或鲜榨果汁。进行适宜合理的运动,增强体质。远离不良的生活环境。平时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调整好情绪。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对于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是提高卵子质量及妊娠成功率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当然还要注意性生活,经期避免性生活,避免人工流产。

辅助用药。对于卵巢功能已确实减退,改善卵巢功能并无灵丹妙药,但有一些药物可能有一定辅助功能。(1)辅酶Q10,最主要作用是抗氧化,有研究表明,随年龄而增加的氧自由基导致卵子质量下降,高龄妇女卵子中功能完整的线粒体减少,所以在高龄人群中可以补充辅酶Q10来提高卵子的质量,改善妊娠结局;(2)左旋肉碱(LC),作为抗氧化剂,能增加线粒体的能量供应,补充左旋肉碱有效促进卵子的体外成熟和胚胎的发育,有利于改善辅助生殖的结局;(3)脱氢表雄酮(DHEA),在体内可转化为活性较高的雄激素,研究证实,对高龄及卵巢功能减退患者,DHEA可增 加卵泡的数量,提高卵巢反应性,改善卵子及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4)生长激素(GH),文献报导,IVF促排卵中卵巢功能减退及卵巢低反应患者辅助GH,可提高线粒体数量和活性,从而改善卵子质量,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5)中医药调理,对于卵子质量差的不孕女性,也可中医、针灸调理,结合中医改善卵子质量、提高妊娠率。

总之,抓住最佳生育年龄是关键,均衡饮食,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合适的体型,避免不利的生活环境都有利于提高卵子质量。对于卵巢功能减退的女性,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用药,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借助辅助生殖手段助孕。

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我们该怎么办?

妈妈讲述:孩子自控能力差

儿子5岁多了,自控能力很差,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定性,难以坚持下来。老师也反映,在和小朋友们活动时,儿子经常出现违规行为;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与旁边的小朋友讲话或摆弄自己带来的小玩具,有时甚至会从椅子上跑出来;吃饭时经常边吃边讲,还会擅自乱走乱跑。老师表示很头疼,告诉我们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讲述:自控能力差有原因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其实同其生理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因为幼儿的神经纤维未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另外,幼儿的自控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所以,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行为,大多数并不是孩子的行为习惯,而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时,孩子还没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而采取自以为正确的方式。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仅会阻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也不利于他与小伙伴的友好相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呢?

1、“我”身心发展不成熟。

孩子由于年龄的特性,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于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兴奋、难以抑制的情绪,抵制诱惑的能力差。这就是为什么家长能用一个新奇的玩具或好吃的东西轻易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认识能力有限,对是非分辨得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出现一些冲动、控制能力差的表现是正常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

2、父母对“我”溺爱的教养态度。

虽然孩子偶尔出现控制力差的表现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这样,家长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了。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全家人围着他团团转,要什么给什么,这就让孩子形成了“说一不二”的习惯。孩子做事只凭自己的喜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3、父母对“我”的影响。

孩子正处于模仿和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喜欢“有样学样”。请家长想一下:带孩子出去玩,堵车的时候,你是否表现出焦躁的情绪?和孩子游戏时,你是否常常不耐烦?心情不好时,你是否常常发火并迁怒于孩子?你在生活中不经意的行为和情绪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缺乏自我控制力,孩子在这方面也会表现不佳。

4、父母对“我”的忽视。

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太忙,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和管教,致使孩子从小缺乏亲子交流沟通,孩子难以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控制能力。

5、家庭成员对“我”教育方式不一致。

现在的家庭,很多是“四二一”的模式,那么多的成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况且,成人教育观念的不同,势必导致他们教育方式的差别,两代人教育观的差异,这也是原因之一。

爸妈可以这样做:

自我控制力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孩子以后的顺利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控制力强的孩子长大后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也不会因为情绪失控而与人发生冲突或做错事情。控制力弱的孩子则会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因此,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1、采用适当方式教育孩子。

四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了,爸爸妈妈可以采取说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到了睡觉时间,孩子执意要吃自己喜欢的糖果,不给就不睡觉。家长如果采取强硬的态 度,会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如果睡觉前吃了糖,就会有蛀牙,牙会很疼很疼,以后再有不能吃好吃的了。在诱惑面前,也许说理不能立刻见效果,但是让孩子明白事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真正的自控来自于孩子的理解。家长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故事、动画等方式教育孩子。

2、运用正确的处理技巧。

延迟满足。当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家长可以延迟满足他们的需要,等过一段时间再实现他的愿望。如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做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孩子忍不住要吃,妈妈就告诉孩子要等客人来了再吃,表现好的话可以奖励一小块巧克力。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或学会耐心,这是自我控制力形成的前提。

合理宣泄情绪。自我情绪的控制是自控能力的重要内容。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难免会有发脾气的表现,父母不能压抑孩子情绪,要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宣泄途径如运动、在纸上涂鸦、大喊等。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有效疏导,更好地控制自己。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掘更多的技巧对付孩子的不合理的行为。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只有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长可以现在生活常规方面着手,制定规则如按时起床、睡觉,不挑食等。家长要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孩子就会逐步约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规,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订立一些规矩并坚决执行。如带孩子逛商场前,给孩子明确说不能乱买东西。尽管如此,孩子可能还会乱要,这时家长就要果断拒绝。孩子经过一次次失败的体验,自然不会胡乱要了。

4、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游戏中常常蕴含着规则,孩子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如妈妈可以和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通过扮演“木头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意识。

5、家长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样。

爸爸妈妈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如带孩子外出,遇到堵车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消磨时光,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让等待的过程变得有趣。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6、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只有经常与孩子沟通,你才会发现孩子道德品质方面是否发生了偏差?好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待于进一步养成?也只有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从心底里感觉幸福,促成好的习惯的养成。

7、循序渐进,及时表扬。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与孩子之间建起了绝对的信任,以便于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强了父母的教育影响,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再有,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8、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训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自我控制 能力是孩子以后顺利学习和生活的必要素质,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已经成为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爸爸妈妈只要掌握了小窍门,就能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本文Hash:399edf15c1b4df1c218f3d1fcc35736945f976d8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