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胎宝宝发育得过大不是好事

胎儿发育过大不是好事情

导读: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那么在孩子出生后体重超重是好事情吗?有不少父母经常听到有些家长不解地询问,孩子出生时多少多少斤,看着很结实,但为什么经常闹毛病,不是咳嗽就是发热?难道结实不是好事吗?这的确是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结实不结实的根据并非从体重上来判断。体重过大的新生儿,看上去很壮实,实则抵抗力低下,究其原因,就是胎儿时期体重过大造成的。

胎宝宝发育得过大不是好事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那么在孩子出生后体重超重是好事情吗?有不少父母经常听到有些家长不解地询问,孩子出生时多少多少斤,看着很结实,但为什么经常闹毛病,不是咳嗽就是发热?难道结实不是好事吗?这的确是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结实不结实的根据并非从体重上来判断。体重过大的新生儿,看上去很壮实,实则抵抗力低下,究其原因,就是胎儿时期体重过大造成的。

在怀孕期胎儿过大容易产生巨大儿这样会对胎儿有什么样的不健康因素呢?胎儿过大称为巨大儿,是指体重大于4000克者。目前我国巨大儿发生率约为3.4%。根据临床观察,其发生率还有上升的趋势。由于胎儿过大,给产妇、胎儿均会带来一定的危险,这不仅仅是难产方面的。胎儿瘦小固然不好,可巨大儿也不是福分,因为这会出现不少的“乱子”,带来许多烦恼。

导致巨大儿的原因有哪些呢?形成巨大儿的原因有很多多,已知与民族、人种、地区、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等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据临床报告,孕妇身高超过1.70米以上者,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可谓“母大子肥”。孕周时间过长者,胎儿生长的时间充足,发生巨大儿的机会自然增多,37周前几乎没有巨大儿,而40周以后者比例明显增高,41周后发生率则更高,故妊娠延期是巨大儿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年龄产生巨大儿的几率减小呢?从产妇的年龄来看,20~25岁者发生巨大儿很少,而孕妇28岁以上者发生巨大儿的比例显着上升。已发生巨大儿的产妇中,经产妇发生率偏高。说明过于晚婚也是产生巨大儿的另一个因素。

在诸多的疾病中,由于母体消耗增多,往往“自顾不暇”,胎儿自然“饮食”不足,唯有糖尿病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增高,国外报告为20%~27%,这与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节食有关。

尽管原因颇多,但巨大儿还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生,及早采取措施是可以防止不测的。关键是要引起孕妇、孕妇家人的高度重视,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到位。

胎宝宝发育得过大不是好事

巨大儿是怎样预防的呢?巨大儿预防具体措施预防和减少巨大胎儿的发生,是提高围产期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产妇,应注意孕期营养的合理、适量、科学。一般来讲,孕期妇女食欲较强,家庭又热心投入,话说一句食品立即到位,营养过剩不在话下。有的孕妇活动过少,生怕伤及胎儿,其实这是误解,不做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适量劳动,往往使营养吸收与消耗失去平衡,增加了妊娠期肥胖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应该提倡晚婚晚育,但要尽量避免过晚生育。对28岁以后生育者要提高警惕,应加强产前检查措施,防患于未然。

如果想怀孕的话,就要把病彻底的治疗好才能更好的怀孕。如果得了糖尿病,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在病情稳定之前不宜怀孕,妊娠宜在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并至少维持3个月以上。一旦妊娠的孕妇,要认真治疗,定期检查,在控制“能 能喝”上下功夫。对易发生巨大儿的孕妇,要做到定期检查,特别是在临产之时,既可一般检查,也可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延期时间过长,又无可能顺产者,应及早采取剖宫产等方案,以减少危险系数。祝你健康!

不得不注意宝宝护理八大误区是什么?

  走出新生儿护理八大误区

  1 、不能将新生儿捆绑

  许多家长都把新生儿用包布或棉被包得严严的,捆得紧紧的。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怕孩子长成“X”型或“O”型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把新生儿捆起来,使其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呼吸和活动,妨碍包裹内湿热的消散,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胎儿呈弯曲的、椭圆形的球体形,出生后,他仍保持这种屈曲状态,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加以纠正。

  2 、“马牙、板牙”挑不得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在其口腔中牙龈部可见散在的、淡黄色的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马牙”。有时见白色斑块,隐约见于齿龈黏膜下,此为黏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它们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但有些母亲以为是病,甚至用针挑,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口腔黏膜比较柔嫩,唾液分泌又少,容易损伤而引起感染,甚至败血症。因此,千万不可挑“马牙、板牙”。

  3 、乳腺肿大挤不得

  男女新生儿都可于出生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强力挤出,尚可挤出点乳汁。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根据传统说法要对女婴的奶头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奶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这种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退,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因此,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或乳房。

  4 、适宜时机剃胎发

  新生儿何时理胎发好?有人认为经常剃发可以刺激头发长得快、长得黑。其实经常剃发可以刺激头发长得快,但并不一定黑,头发黑与黄主要决定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剃胎发早些晚些都可以,不存在过多利弊。民间相传新生儿满月时要剃满月头,即用剃头刀刮净新生儿头上的胎发。认为这样可以使以后的头发增多、变粗。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头皮嫩,用未经消毒的剃刀剃发,容易刮伤头发,引起细菌感染,发炎化脓。所以,给宝宝剃头时一定要注意。

  5 、洗澡后臀部、大腿根处不宜用爽身粉

  众所周知,婴儿洗完澡后,为了减少皮肤皱折处的水分刺激,要在一些部位,如颈部、腋下、后背等处涂些滑石粉。有些家长,在孩子的臀部、大腿根处也涂上,这就不对了。因为在这些部位的滑石粉可吸取尿液紧贴皮肤引起刺激而产生红臀和尿布皮疹等。所以,这两个部位不能涂爽身粉,而应涂以油脂保护皮肤、隔离尿液刺激。

  6 、3小时喂奶1次不科学

  理论上,母乳在胃内排空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故3小时喂奶1次是可以的。但这种做法,却忽视了宝宝的个体差异,如果机械地照搬,势必给部分母亲和婴儿都带来不利。所以要采用不定时按需喂养。采用这种方法,既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又使母亲经常得到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反射性引起体内催乳素的产生,增加乳汁的分泌。吸吮次数越多,愈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7、 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不少父母以为中草药的副作用小,所以常常要求医生医生选用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大青叶等中草药针剂。其实,这些针剂并不全是无毒的。

  临床上应用的不少中草药针剂,在制剂过程中都加上了一种叫苯甲醇的药物。这是一种常用的局部止痛药,经肝脏氧化,代谢产物再由肾排出体外。由于新生儿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难以对苯甲醇分解,容易积蓄造成中毒。而且,某些中草药含有氧化物质的成分,会诱发或加重新生儿的黄疸,所以说,新生儿不宜用中草药针剂。

  8 、误擦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医学上称为“胎脂”。胎脂在白白胖胖的孩子身上,看起来总觉得不舒服,可否把它擦去?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因为:

  (1)胎儿身上一层薄薄的胎脂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出生后仍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2)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的恒定作用。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胎脂对新生儿有许多好处,不能轻易把它擦掉。

  (编辑:苗皓)

请注意!宝宝长太快并不是好事

请注意!宝宝长太快并不是好事

新手爸妈们总希望自己宝宝长得最高最壮,不能“超高超重”就心急火燎地加营养。可近日来沪的英国伦敦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专家却用自己20多年的实验结果告诫年轻父母:婴儿早期生长过快并非好事,早期营养过多引起的生长过快,可能增加青少年及以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几率。

刚满4个月的民民,身高体重恰好达标,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却急得要给他加这个营养素、那个保健品,理由是:“怎么没超高超重呢"?"”

现代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在某个短暂的关键时期(如出生前1-2个月)的早期营养,会影响到终身的血压、胆固醇水平、代谢、胰岛素抵抗、体脂、动脉硬化、骨骼健康、行为、学习能力,甚至寿命长短,因此必须考虑营养对于长期健康的重要潜在影响。

专家认为,早产儿脑发育不够健全,强化营养(增加30%蛋白质)对其脑部发育好处十分明显。但足月儿脑发育已经健全,额外营养对其脑部影响不大,反而会使其生长速度过快,导致对未来健康的负面效应。

减少巨大儿、肥胖儿

“大胖小子”的传统观念让很多年轻父母陷入育儿误区,总觉得出生体重越重,出生后长得越快,孩子才越健康。根据统计,我国北方某些医院新生儿中巨大儿超过10%,沿海地区为6%-8%。

来自英国的研究显示,早期生长较慢和母乳喂养(即不提供过量营养)是降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一项调查分别跟踪了200名儿童,他们分别在出生第一个月时被喂母乳或配方奶粉。到13-16岁时,喂母乳的儿童平均血压比喂奶粉的要低4.1毫米汞柱,而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血压下降越明显。

莫轻信“助长添加物”

专家还用自己多年研究结果提醒急于为孩子添加各种“助长物质”的父母,这些东西对孩子未来健康未必有效。

比如,一直受追捧被认为有助于神经和视觉发育的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从不同食物来源中获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例如,来源于鱼的可对神经发育、生长有效,但从蛋中获得的反而会妨碍神经发育。他们跟踪了450例长期添加该物质的足月儿童发现,在18个月时,这种脂肪酸对他们生长毫无助益,但到他们4-6岁时智商反而比对照组下降了6点。

本文Hash:9349d998f6f084d64ed12070e40057a59e4ee555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