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请避开这5个误区

不少医生表示,在接诊过程中,经常发现许多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不少常见的认知问题,在此,小编特地罗列了一下,让更多妈妈们知道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

误区一:奶不够吃

好多妈妈会很焦急地说自己的奶不够孩子吃,因为在孩子开始吃奶时能听到孩子的吞咽声,可是一会儿就听不到了,于是认为自己没奶了,孩子一停吸、哭闹便马上加喂奶粉了。喂奶粉后宝宝会睡很长时间,而在妈妈乳房再次充盈时不能很好地得到吸吮,使得妈妈因奶胀疼痛而来医院就诊。

误区二:误解按需哺乳

很多妈妈认为按需就是只有孩子饿了才给孩子哺乳。孩子睡着不醒,即使乳房奶很涨了也不叫孩子吸吮,同时又担心宝宝醒来没奶吃而舍不得挤掉多余的奶,致使长时间过度涨奶,疼痛加重而来医院就诊。有的妈妈是孩子每次只吃一侧,另一侧舍不得吸出而造成长时间涨奶,出现疼痛硬块而就诊。

误区三:不正确的按摩和热敷

有些妈妈请过催奶师不当按摩后局部肿痛加重。有的妈妈通过电脑或是旁人所说,奶胀肿痛热敷利于排奶和缓解疼痛,便错误地认为越热越好,使得热敷后局部红肿、疼痛加重而害怕疼痛排奶不畅就医,有的甚至出现局部烫伤而就诊。

误区四:过多地喝汤及高蛋白饮食

哺乳期母亲基础代谢率高、出汗多,需水量多于一般人,因此,母亲应适当增加汤水的摄入以满足口渴的需求。各种美味可口的汤水既帮助消化又可补充水分。但是,过多地摄入液体,则增加了尿量,反而使乳汁量减少了。这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多喝营养汤类会增加奶量,很多人哺乳期每日三餐多喝汤,可是奶量不但没增多反而觉得奶还会越来越少的原因。哺乳期液体的摄入量并不影响奶量,要依据自身状况而定。

误区五:家人过度关注

一些年轻的妈妈没有做好担当母乳喂养宝宝的准备,加之工作、生活的压力,平日生活中会过多地依赖父母。父母过多的干预使得哺乳期妈妈处于缺乏责任感的被动状态。很多时候,在哺乳宝宝时会有家属在旁帮忙或指手画脚,这既干扰了妈妈哺乳宝宝的自我体验,又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哺乳时的良好心情,从而使得不能很好地掌握和适应正确的哺乳方法,还会因不良情绪导致奶量减少或不通畅。

正确预防急性乳腺炎

怀孕5个月的时候,孕妇用温热的湿毛巾蘸点盐开水擦拭乳头,让乳头变得坚强,以后就不会轻易受伤发炎;如果乳头凹陷,要把乳头挤出来清洗干净;定时哺乳,每次喂奶尽量把奶都吸干净,等到乳房松弛为好;奶少的妈妈更要多挤奶,如果不把奶挤干净,人体以为乳汁已经够了,就会越来越少。

小编推荐

母乳喂养20大雷区新妈请绕行母乳喂养的20条金科玉律

避开母乳喂养的十个误区

医护、实验室工作的妈妈穿着工作服喂奶会给宝宝招来麻烦,因为工作服上往往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其它有害物质。所以妈妈无论怎么忙,也要先脱下工作服(最好也脱掉外套)洗净双手后再喂奶不迟。

生气时喂奶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的实验显示,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有沉淀。由此提示,妈妈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喂奶,以免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轻者生疮,重者生病。

运动后喂奶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状,故肩负喂奶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再喂奶。

新妈妈避开母乳喂养的5误区

宝宝的到来让新妈妈幸福自豪的同时,也担忧自己的奶水能不能满足宝宝,很多新妈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会碰到母乳不足的情况,造成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避开母乳喂养的误区呢?新妈妈碰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吃饱、吃好。

误区1:新妈妈精神紧张

新妈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错误估计了乳汁分泌不足的问题,造成妈妈信心不足。尤其当宝宝哭泣时,更容易让妈妈感到挫折,因而给宝宝喝配方奶粉,造成宝宝吃饱后,不再吸吮妈妈乳头,也就不会刺激母体分泌乳汁。

妈妈该做的:保持信心,保证休息时间。乳汁分泌与神经中枢关系密切,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精神状态可引起乳汁分泌减少。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宝宝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听轻松的音乐,看健康有趣的书画,有利于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新妈妈过度疲劳。

误区2:给宝宝过早添加辅食

担心宝宝吃不饱的妈妈开始用混合喂养的方式来代替纯母乳,宝宝一旦习惯了更容易喝到奶的奶瓶,就逐渐不愿意再吃妈妈的奶,缺少吸吮的乳房很快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

妈妈该做的:4个月哺乳期不添加任何辅食,母乳不足常见原因是宝宝的吸吮时间不够,妈妈应该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喂养自己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宝宝,每天的哺乳时间尽可能长达8个小时,出生1~2月宝宝,每天应哺乳8~10次。3个月的宝宝,24小时内哺乳次数至少有8次。

母乳是宝宝最佳食品,完全能满足出生4~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不必添加米糊、牛奶、果汁,甚至水。母乳内含有4~6个月内宝宝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它不但含有宝宝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而且还含有足量的维生素、水分和铁、钙、磷、微量元素等物质。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这些水分对宝宝来讲已经足够了。而且,6个月内的宝宝,在母乳量足够的情况下,热量和水分已能充分满足宝宝新陈代谢的需要,所以,如果宝宝没有特殊情况,如发热、腹泻等,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喂温开水。

误区3:没有排空余奶

有多少新妈妈在宝宝吃饱后,会想到排空余奶呢?有的新妈妈觉着奶水存在乳房里宝宝这次吃不完还可以下次吃,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排空乳房的动作类似于宝宝的吸吮刺激,可使乳汁分泌。

妈妈该做的:乳房的功能不像库房而更像厂房,就像大量的产品推在厂房里会影响生产一样,乳房是个非常精妙的供需器官,宝宝吸吮越多,就是需要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每次充分哺乳后应挤净乳房内的余奶,充分排空乳房,会有效刺激更多乳汁的分泌。手工挤奶的方法为:在离乳头二横指(约3cm)处挤压乳晕,并沿着乳头(从各个方向)依次挤净所有的乳窦,以排空乳房内的余奶。

误区4:妈妈营养不均衡

妈妈由于饮食不平衡,如奶制品摄入不够,或只吃肉类,不吃蔬菜水果,都有可能造成母乳不足。

妈妈该做的:及时、适量、科学补养。大量资料证明,肉类、蛋类及豆制品类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可补充分娩时消耗的大量能量,而且为制造乳汁提供了大量优质原材料如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因此,哺乳期间不可偏食。但是,要避免分娩后马上开始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这样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

分娩后的第 周内饮食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可根据个人口味、平时习惯,适当多吃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鸡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之类的食物。

误区5:新妈妈乳头异常

如果新妈妈在哺乳时,发现自己的乳头扁平或过短、乳头过大等,这些情况很有可能不利于宝宝吸吮乳汁,使宝宝不能吃饱。

妈妈该做的:注意喂养技巧哺乳前应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切忌使用肥皂、酒精,以免除去保护乳头和乳晕皮肤的天然薄膜,造成乳头皲裂,影响哺乳。对扁平内陷乳头,在吸吮前做好乳房护理,采用乳头伸展法,负压吸引法等拉开并离断与内陷乳头“绑”在一起的纤维,使乳头向外突出后尽快让宝宝含接。哺乳结束后,可挤出少量乳汁,均匀地涂抹在乳头上,以保护乳头表皮。

乳头过大的新妈妈哺乳时用拇食指牵拉乳头,使其变细变长,并将乳头放于宝宝嘴旁,刺激其张大嘴含接,还可让宝宝啼哭,达到张大嘴的目的,以便将乳头乳晕一起送入宝宝口中,经数次训练,宝宝便会适应,并自如地吸到乳汁了。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大小相差悬殊不对称,影响将来形态。一般情况下,应等到宝宝自己松开乳头后,方可拔出。如果妈妈因某种原因想中止哺乳,应先将手指放进宝宝口中,使其停止吸吮,然后拔出乳头。

本文Hash:4cc9eb87ddeac66e4662946dac6eb5d0565c7f42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