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挤奶你做对了吗?

“妈妈,该挤奶了!”拜托,小宝宝可不会这样来提醒你。什么时候该做挤奶功课,还是要新妈妈好好观察好好判断。

挤奶信号

宝宝刚出生吸吮力不强,或者妈妈的乳头内陷让宝宝不太适应等情况时,都会出现宝宝吃不到奶的难题。新妈妈要掌握科学挤奶的方法,才能让哺乳顺利完成。

以下几种情况就是挤奶信号:

信号一:当新妈妈乳房太胀影响宝宝含接时,可以先挤出一些奶,使乳晕变软,便于宝宝正确的含接到乳晕上。

信号二:新妈妈乳头疼痛暂时不能哺乳时,要将奶水挤出来,这样既可用挤出的奶喂养宝宝,缓解了乳头疼痛,还防止了由于宝宝未吸吮而乳汁分泌的减少。

信号三:宝宝刚出生不久,吸吮力不是太强,如果母亲的乳头内陷,宝宝一时还没有学会吸吮这种乳头,这时候要挤奶喂宝宝以保持乳汁的分泌。

信号四:宝宝出生体重过轻或宝宝生病吸吮力降低时,应挤奶喂养宝宝。

信号五:宝宝出生几天,食量比较小,吃不完的奶水需要及时挤出,以便正常泌乳。

胀奶的原因

新妈妈为何会胀奶?新妈妈从怀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乳汁的产生,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所以,当新妈妈太晚让宝宝吸吮母奶时,就容易产生胀奶的情况。让宝宝越早吮吸或吮吸的频率越高,就越不容易胀奶。

挤奶三招

第一招:手工挤奶法

挤奶步骤:准备哺乳工具、奶瓶、乳垫、奶瓶保温盒、干净纱布(清洁奶头用)。

挤乳动作:彻底将手洗干净,采用舒服的姿势并放松身心,轻柔地按摩乳房或在乳房上敷一条温热的毛巾,均有助于输乳管内乳汁的流出。正确的挤乳姿势乳房不会有疼痛,如果会痛,表示动作有误,需要重新调整大拇指与食指的位置。

动作一:将双手靠近乳房,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面托住乳房,握成一个C型。将拇指和食指及中指放在乳头后方约2.5~4厘米处。挤压的区域是以乳头为中心,半径约3厘米的区域。

动作二:规律的一挤一放的动作,指腹向乳头方向滚动,同时将手指的压力从中指移动到食指,将乳汁推挤出来。挤压时避免太深或太用力,以免阻塞输乳管。不要挤压乳头,因为挤压或拉乳头就像婴儿只吸吮乳头一般,并不会促使奶水流出。

动作三:手指放在正确的位置,并有节奏性地重复按压、推挤的动作。隔一段时间,转换位置挤压。避免用摩擦或滑动的方式,以免皮肤被挤压造成红肿。刚开始不会有奶水流出,但挤压几次后,奶水会慢慢滴出。当催产素反射渐渐开始活跃,乳汁就会似泉水涌出。

新妈妈这样做:挤奶时,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乳晕,以无疼痛感为宜。即使乳汁很难流出,也不要使劲挤压。挤奶的关键是挤压的部位和角度,用力过度会弄伤乳晕。另外,挤压乳晕的手指要勤换位置。挤压乳晕的位置有多种,手指可以上下挤压,也可以左右挤压,还可以斜着挤压。只挤压乳晕的一个部位,那个部位的负担就会过重,会有受伤的危险。

每次挤乳每边乳房至少挤3~5分钟,直到奶流量主为慢;然后再挤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直到乳汁不再流出为止。产后几天,妈妈通常需要20~30分钟才能把乳汁充分挤出。

每天至少应泌乳3次(包括喂奶和挤奶),因为如果每天只喂1~2次,乳房得不到充分的刺激,母乳的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第二招:吸奶器挤奶法

吸奶器分为手动吸奶器和电动吸奶器。手动吸奶器可以通过 压吸奶器后半部的橡皮球,使吸奶器呈负压,将吸奶器的广口罩在乳头周围的皮肤上,不让其漏气,放松橡皮球,乳汁慢慢地流入吸奶器容器内。待没有压力时,再重复挤压橡皮球。当吸奶器挤器中的奶较多时,应将奶倒入准备好的容器内。用吸奶器挤奶,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将吸奶器消毒。电动吸奶器的操作比较简单,新妈妈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严格操作就可以了。

新妈妈这样做:吸奶器每天要清洗与杀菌,买前最好也请教有经验的妈妈看哪一种较理想。使用挤奶器挤奶前,先行乳房按摩是有助于挤奶的,按摩时以小圆圈之旋转从乳房之外围向乳头方向按摩,然后以姆指及食指轻轻的揉乳头,这样同时有助于挤奶。

如果新妈妈产后奶水不足,要做到24小时内挤奶6~8次或更多,才能保持泌乳。可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挤一次,夜间3小时挤一次,几天后乳汁就会增多。

第三招:热瓶挤奶法

准备工作:对于一些乳房肿胀疼痛严重的妈妈来讲,由于乳头紧绷,用手挤奶很困难,可用热瓶挤奶法。取一个容量为1升的大口瓶,用开水将瓶装满,数分钟后倒掉开水。

新妈妈这样做:用毛巾包住拿起瓶子,将瓶口在冷水中冷却一下。将瓶口套在乳头上,不要漏气。瓶内逐渐形成负压,乳头被吸进瓶内,慢慢地将奶吸进瓶中。待乳汁停止流出轻轻压迫瓶子周围的皮肤,瓶子就可取下了。这个原理与中医的拔罐比较相像。这个方法现在使用的较少,一般采取的是前两个。

挤奶护理技巧

技巧一:护理乳房很关键

分娩后的1~2天,要适应乳房突然沉甸甸的变化,并且珍惜淡灰色的初乳,吃了初乳的宝宝会格外有抵抗力。头两天宝宝频繁有效地吸吮,一方面充分吸吮到免疫物质丰富的初乳,又可以刺激乳汁的尽快产生,还可以防止下奶时的乳胀。

日夜都要戴具有保护性的、舒适的胸罩。胸罩不要太紧,以免束缚乳腺导管。

新妈妈可能会感到乳房肿胀难受,可以在哺乳前用温热的毛巾敷几分钟乳房,或者用温水淋浴。注意不要用肥皂清洁乳房,肥皂会使皮肤干燥。也可以在胸罩内垫上衬垫。注意要经常换衬垫,减轻乳头潮湿引起的疼痛。

技巧二:用挤出的母乳正确喂养宝宝

母乳加温以热水隔水加温为最佳,使用流动的温水加温或温奶器亦可,绝对不可以为了贪图方便以微波炉加热或用炉火直接加热,会破坏母乳内的养分。

母乳放在常温下和冷藏室里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上半部乳白,下半部很清,有水乳分离的感觉,是正常现象。加热后需将其轻轻摇晃,将其混合均匀喂食,但不可用力摇晃。另外每次温奶最好先评估宝宝所需的量取用,不要取出超过太多,避免母乳浪费。冷藏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未食完,不可再冷藏,需丢弃。

奶水少怎么办?

两乳换喂。每次喂奶,两侧乳房轮换2~3次,这样既可引起宝宝吸奶的兴趣,又可同时刺激两乳奶水分泌,保证宝宝吃到充足的母乳。一般都是婴儿在一只乳房吃10分钟,换另一只再吃上2~3分钟。妈妈一定要在每次喂奶时都轮换着来喂。

只让宝宝吸妈妈的乳头。母乳喂养宝宝,一定只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不要再让他吸奶瓶或安慰奶嘴,以免他吸惯了奶嘴,反而不要妈妈的乳头了。如果要给宝宝补充一些其他食物,最好试着用汤匙。

通过食物催乳。这是最好的办法,民间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催乳食品,如鲫鱼汤、猪蹄汤、牛肉丸子汤等。实在没有效果,才可以考虑药物催乳。

TIPS:如何储备母乳

如果是三到五天之内要喝的母乳可存在保 室。若要保存久一点就得存在冰箱冷冻室内,如果冷冻室温度在零下18℃,则可冷冻4个月,但要注意奶水一定要先冷却才可放进冰箱冷冻。

储存母乳一定要用消过毒的干净的容器。装母乳不要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要让容器留点空隙,以防冷冻结冰而撑破。

每次储存母乳时,都要另用一个容器,且在每个容器上贴好标签记上日期。储存母乳最好分成小份,每份约60~120ml,或以宝宝一次喂食量为准,这样方便家人喂养宝宝,而且不会造成浪费。

新手妈妈必备技能,防癌隐患,正确的挤奶方式你都做对了么?

对于新手麻麻来说,生完宝宝之后喂奶绝对是另外一个大工程,很多人开奶的过程疼痛一点不比生产的时候差,但是小编想说的是不管多疼,一定要把乳房揉开了,否则面临的不仅仅是宝宝吃不饱的问题,乳腺炎,乳腺增生,以至于更严重的乳腺癌都有可能发生。1新手妈妈喂奶正确的姿势

一定要记得左右开弓揉捏,直到柔软为止,宝宝的吸允会加快柔软程度,并且增加宝宝的吸允间断时间,如果可以还可以配合吸奶器,常见的吸奶器有手动型跟自动型,条件允许尽量买自动型,因为手真心累啊!

2新手妈妈挤奶步骤

1.用手挤奶时新手妈妈应先洗手,且要彻底地洗净。然后采取舒适的体位,站或立位均可,并将接奶器靠近乳房。将拇指及食指放置在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拇指与食指相对,其它手指托着乳房。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但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可引起乳腺导管阻塞。拇指及食指向下的压力作用在二手指间的乳房组织,正位于乳晕下方的收集乳汁的乳窦上,乳窦内储存着乳汁,手指反复地一压一放,乳汁就可从乳头滴出并逐渐增多。拇食指将乳窦内的乳汁均挤出。挤压各乳窦时,手指不要压乳头,压乳头不会压出奶,必须压在乳窦上。

2.每一乳房每次至少挤压3~5分钟,至乳汁减少再去挤压另一乳房,两个乳房可交替挤压。为了挤出足够的奶,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前几日乳汁量少,挤奶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应以20~30分钟为宜

3.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把盛奶的容器放在靠近乳房的地方。挤奶时,产妇把拇指放在乳头、乳晕的上方,食指放在乳头、乳晕的下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拇指、食指向胸壁方向挤压,挤压时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能在皮肤上滑来滑去。最初挤几下可能奶不下来,多重复几次奶就会下来的。喷乳反射强烈者,奶会喷射而出。

4.每次挤奶的时间以20分钟为宜,双侧乳房轮流进行。例如,先挤一侧乳房5分钟,又挤另一侧乳房,这样交替挤下奶会多一些。初生数日的妈妈奶水不是太多,挤奶时间应适当长一些。如果婴儿一整天都不吃奶的话,一天应挤奶6~8次才能保证较多的泌乳量。

5.对于一些乳房肿胀疼痛严重的妈妈来讲,由于乳头紧绷,用手挤奶很困难,可用热瓶挤奶法。取一个容量为1升的大口瓶(注意瓶口的直径不应小于2厘米),用开水将瓶装满,数分钟后倒掉开水。用毛巾包住拿起瓶子,将瓶口在冷水中冷却一下。将瓶口套在乳头上不要漏气。一会儿工夫,瓶内形成负压,乳头被吸进瓶内,慢慢将奶吸入瓶中。待乳汁停止流出时轻轻压迫瓶子周围的皮肤,瓶子就可被取下了。

6.吸奶器可在商店购买。挤压一下吸奶器后半部的橡皮球,使吸奶器呈负压,将吸奶器的广口罩在乳头周围的皮肤上,不让其漏气,放松橡皮球,乳汁慢慢地流入吸奶器容器内。等没压力时再重复挤压橡皮球。当吸奶器中的奶较多时,应将奶倒入准备好的容器内。使用前都要将吸奶器消毒。

你选对奶粉了吗?新手妈妈常见的误解

【妈妈网特稿】很多妈妈希望能让自己的宝宝吃上母乳,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会选择混合喂养或者是全奶粉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新手妈妈们知道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吗?如何喂养才算科学呢?宝宝怎样吃才能健康呢?

吃了劣质奶粉,宝宝会变成“大头娃娃”,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会导致宝宝患上肾结石。可是你是否知道,即使吃了无毒无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但是由于你对于婴儿配方奶粉不正确的认识,也会导致宝宝很受伤……

妈妈对奶粉的误解(一)

误解1:挑选奶粉时,最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说明上被强化的营养成分的配比。

专家解误:

不必过于关注奶粉中包含多少营养成分。目前市场上的配方奶粉,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是喂养1岁内婴儿的,各种奶粉中含有的营养成分都大致与母乳接近。

虽然,有些品牌的奶粉中强化了某些营养成分,但对于婴儿来说,增加的营养成分并没有对他们有什么效果。因为,除了喝奶以外,6个月以上的婴儿还要吃辅食,许多营养成分在辅食中一样可以得到补充。由此可见,父母在选购时,不必只是为了某一两种营养成分而精挑细选了,更重要的是为婴儿选择那些质量可靠的厂商生产的配方奶粉。

再者,来自海外的奶粉多为根据西方人的体质特点而设计,配方未达到本土化。纵然个别成分技术领先,却未必适合中国婴儿的体质。

误解2:味道越香浓的配方奶粉越好,不仅口味婴儿喜欢,而且里面的营养含量高。

专家解误:

奶粉原本淡香、无特殊气味。由于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因此生产商就有意识地在奶粉中添加一些香兰素、奶香精等芳香物质,使其冲饮时香气扑鼻,以增强人的食欲。但芳香物质仅能改变奶粉的口感,并不能增加奶粉的营养。所以,奶粉不能仅以味道是否香浓来论其好坏。

误解3: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含钙量和浓度越高配方奶粉越适合婴儿。

专家解误:

其实各厂家的配方奶粉原料牛奶本身的含钙量差别并不大,但有些厂家为了寻找卖点,在天然牛奶当中加进了化学钙,人为提高了产品的含钙量,但过多的化学钙并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反而会使大便变得坚硬,难以排出,久而久之还容易在人体中沉淀,甚至造成结石。

误解4:婴儿喝配方奶粉容易上火,在奶粉中多加糖就可以败火。

专家解误:

许多父母认为喝奶粉婴儿容易上火,总是要加一些糖“败火”。有的甚至一勺奶粉就要配一勺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按照配方奶粉的成分,饮用时并不需要另外加糖。如果加糖过多,会导致营养搭配不合理,造成婴儿体内高糖,容易导致婴儿肥胖。

妈妈对奶粉的误解(二)

误解5: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来说,只要喝足够的配方奶粉,营养就够了。

专家解误:

母乳或奶粉虽能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但它还是满足不了全部营养需求。如果不及时增添辅食,就会引起一些营养素缺乏,如贫血、缺锌等。因此,一定要按月龄为婴儿添加辅食。4个月开始逐渐加蛋黄;5个月大的时候喂菜泥;6个月喂鱼泥;8个月喂碎豆腐、动物血和肝泥。这些辅食的添加,能满足婴儿身体的快速生长发育。

误解6:多喂婴儿吃米糊或其他种类的食物可以代替奶粉,如把奶粉和米糊调在一起吃,营养更全面。

专家解误:

米糊或其他种类的食物,都无法提供配方奶粉所提供给婴儿的营养。因为,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 和蛋白质的含量不足。如果没有配方奶粉的补充,婴儿的营养肯定跟不上。

另外,把奶粉和米糊一起冲调也可能导致婴儿对蛋白质吸收不全。最好按照奶粉包装上标明的剂量冲调奶粉,奶粉加得太多,会增加婴儿的胃肠、肾脏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奶粉冲调太稀,则会蛋白质含量不足,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做法是,严格按照配方奶粉所规定的奶量及方法进行配方奶粉冲调。

误解7:给婴儿买配方奶粉要买贵的,因为越贵的奶粉越好。

专家解误: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各种奶粉的配方成分表,很容易就会发现,其实从奶粉的配方角度来讲,其中的营养成分无非就是那些,同类产品的价格都不应该相差很多。

妈妈对奶粉的误解(三)

但有些奶粉制造企业会利用妈咪们的消费心态,故意炒作价格,所以妈咪们选择的时候要擦亮眼睛。

一般来说,进口奶粉相对要贵一些,但并不说明它们的质量就一定优于同类的国内奶粉。

进口奶粉之所以贵,是因为要额外分担销售、运输、异地开启市场等费用和关税,而国产奶粉是据国情、人民生活水平与各类食品的比价,并延续以前国家统一的定价,所以价格相对就较低。

误解8:买配方奶粉就买能快速溶解的,这往往说明奶粉质量高。

有的爸爸妈妈担心孩子的脚受凉后感冒,其实没有必要。一般来说,孩子手的温度要比脚高一些,脚摸着凉是正常的,也不会因此而着凉感冒。夏天天气热,把地板打扫干净,就完全可让孩子光着脚在地上“撒撒野|”。如果想对他的小脚丫有一些保护,可以给他穿双小薄袜,再让他在地上走。

本文Hash:f2a511fa3dca4731bbb1b40d1a1cb00fa98fe5e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