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五误区―美国妈妈支新招

埃丽卡·克洛斯,家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锡尔弗莱克,怀孕时,她猜想自己母乳喂养宝宝应该轻而易举。然而,事情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每次喂奶时她都会感到疼痛,于是只好改用配方奶粉。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日播出专题节目指出,许多新妈妈在母乳喂养问题上会陷入五个误区,致使她们最后放弃这一有益孩子健康的行为。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并且广泛“征询意见”,每个妈妈都能成功。

研究结果

CNN援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最新数字报道说,74%的新妈妈一开始会选择母乳喂养,但3个月后,这一比例降到30%,6个月后,仅有11%的母亲仍坚持母乳喂养。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没有分析新妈妈们被迫停止母乳喂养的原因,但哺乳咨询师考基·哈维证实,许多妇女在给孩子喂奶时很不顺利,又不知道向谁咨询。她说,其中一个造成产妇放弃母乳喂养的普遍原因是,她们常误以为自己的乳汁有限,于是决定给宝宝喝配方奶粉,其他一些人则是因重返工作岗位而中断喂奶,或是因家人的压力改用奶粉。

科学实验早已证明,母乳喂养对宝宝的成长十分有益。母乳含有各种适合婴儿成长的营养成分,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另外,在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时,母乳可以帮助婴儿抵御疾病以及抗过敏。其实,母乳喂养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它是一种比较方便卫生的喂养方法,也可以起到安抚婴儿的作用,还有助于妈妈恢复身材。

多加交流

尽管母乳喂养好处颇多,还是有很多妈妈不得不放弃。这不是因为她们不适合母乳喂养,而是没能科学地认识这一喂养方法。针对这一问题,CNN提出的应对之策是,妈妈们之间要多加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克洛斯最终没有放弃母乳喂养,就是依靠集体力量。CNN报道说,由于无法再忍受睡眠不足、内分泌失调和挫折感,她决定必须做点什么,于是组织了一个讨论小组,名为“傻瓜妈妈旅”,成员都是她家附近的新妈妈。她们互帮互助,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其他成员,并相互给予支持与鼓励。

从“傻瓜妈妈旅”汲取力量,又经过哺乳咨询师的一番提点之后,克洛斯至今已经母乳喂养宝宝4个月了。她建议新妈妈们应该“放下面子”,多向母乳喂养“成功者”讨教。她说,“我原本很讨厌这种形式的东西”,但她最终发现,要想喂好宝宝,他人的“技术支持”和“情感援助”不可或缺。

特拉华大学人类学家凯瑟琳·德特勒尔专门研究母乳喂养。她发现,独自应对困难的妈妈通常会在母乳喂养时失败。她说:“人类需要交流,现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大家庭中,也可以向你的母亲或祖母征求建议。”

克服误区

CNN共在节目中列出了新妈妈在母乳喂养方面的五大误区,克洛斯当初至少陷入其中三个,即独自蛮干、忘记了成功的朋友和错误地以为自己奶水不足。

除此之外,CNN提到的另外两个误区是:

第一,不敢在公共场合给孩子喂奶。克洛斯说,讨论小组的成员常说,在公众场合给孩子喂奶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小组讨论后得出的“妙招”是让妈妈们事先准备好一两句反驳的话,在“危急时刻”可以信手拈来,其中一句“经典”反驳语说:“如果不愿看到宝宝吃奶的话,我可以把婴儿篮借你罩在头上,宝宝吃好后,我会告诉你的。”

第二,奶水不涌,妈妈心慌。克洛斯发现,新妈妈们往往认为乳汁从一开始就会很多,一些人发现奶水不像想象的那样涌出时便 怕宝宝“吃不饱”,于是马上改用配方奶粉。其实,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妈妈分泌的乳汁比较少,这种初乳本身是十分珍贵的营养汁液,它不能用盎司来衡量,而是用勺。

新手妈妈母乳喂养误区

新手妈妈母乳喂养误区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9-6-220:03:34
 我们遇到过不少母乳喂养困难的妈妈。母乳喂养宣告失败的妈妈们有一些相似之处。她们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
 1.看到妈妈“没有”奶,孩子饿的直哭,家人(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就来干预,给孩子直接喂奶粉。
 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会出现喂奶后孩子哭闹的情况,家人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或者是奶“不好”,孩子没有吃饱继续给孩子添加奶粉;
 2.有些婴儿睡眠时间不长,一两个小时就醒,有些婴儿的体重增长不如其他婴儿迅猛,这都被怪罪到母乳质量上。不仅家里人,就连一些医生都劝告妈妈不要继续哺乳,改喂奶粉。
 这些宝宝们每次吃完母乳后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断为母乳没有吃饱,需要奶粉。如果母亲不主张喂奶粉,家人会批评她是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也没有经验,心里没有底儿,妈妈们屈从了。奶粉导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3.有些老人迫切希望自己能早日喂上孙子,所以他们会与妈妈“争夺”喂养权。他们会在妈妈用母乳喂宝宝之前给宝宝喂奶粉。新手妈妈们往往迫于压力,不敢违抗。可是匆忙地给宝宝添加奶粉会有不良的影响。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乳头错觉”,偏向于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不愿意费力吸吮母乳,甚至拒绝乳头。同时宝宝的吸吮频率降低,会导致乳妈妈的乳汁分泌量急剧下降,最后真的没有奶了。
 4.新手妈妈由于没有经验容易偏听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观念,比如一位妈妈说,她不想给孩子加奶粉,家里老人就指责她会把孩子“饿细了肠子”。这是一种毫无科学道理的说法,却会产生足够的压力让妈妈屈服。老人的说三道四会让妈妈心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导致妈妈的身体即使有丰盛的乳汁,也不会分泌出来。越是担心、着急、心虚的母亲,乳汁分泌越有困难。来源:儿童健康网

新妈妈小心母乳喂养误区

母乳应该是婴儿最佳食物。可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呢?下面的一些实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母乳喂养。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母乳喂养达到应有的最佳效果。

困惑一:吃了配方奶,就不喜欢吃母乳了

一些妈妈,特别是剖腹产的妈妈,在孩子刚出生的头几天,母乳尚不充足。这时,坚持全母乳喂养就会造成孩子喂养不足。喂养不足不仅使孩子体重出现降低,还会引起的排便不足,导致大量胆红素(引起黄疸的物质基础)堆积在体内,形成严重的黄疸。黄疸过高可损伤大脑,而充分喂养才能加速胆红素从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因此,在孩子出生头几天,若妈妈母乳不足,可以增添一些配方奶粉。

为了不影响今后的母乳喂养,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每次喂养都保持每侧乳房喂养10--15分钟,两侧一共20--30分钟后,立即添加配方奶粉至孩子吃饱。这样,随着妈妈乳汁的不断增多,需要添加配方奶粉的量越来越少,最后达到全母乳喂养。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减少孩子出生后体重的降低,而且也利于控制黄疸的水平。

困惑二:暂停喂养,母乳会减少吗?

医学上的确有“母乳性黄疸”这个诊断。到目前为止,医生们对其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婴儿体内某些消化母乳所需的酶水平不足有关。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临床上发现并不是所有母乳喂养的孩子都会出现。即使出现“母乳性黄疸”,一段时间(一般出生后1~2月内)也会自行消失。但是为了预防黄疸过高造成的大脑受损,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母乳性黄疸”可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或服用一些褪黄的药物。现在,我们很少建议为了“治疗”母乳性黄疸而采用暂时停喂母乳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可以使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但是,突然停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可造成有些婴儿的不适应,同时暂停母乳期间,若妈妈没有将乳房内的母乳用奶泵抽吸完全,有可能造成乳管内乳汁蓄积,抑制了新乳汁的生成并出现不适感,甚至造成乳腺发炎。而且,暂停母乳后,重新开始母乳喂养,往往还会出现母乳相对不足等相关问题。

困惑三:我离不开半步

从理论上讲,只要母乳量充足,就能满足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至于妈妈提供的母乳中营养成分是否完全,这与妈妈本身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确保孩子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乳汁,还能获得充足的营养成分,妈妈自己要保证充足营养素的摄入。妈妈对食物不应有种类上的挑剔,因为,只有妈妈食入了充足的营养种类和数量,孩子才有可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虽然现代工业已生产出很多种仿人工的乳胶乳头,但是,与妈妈的乳头相比,人工乳头的质地及口感还是有相当的区别。还有,孩子吸吮妈妈的乳头,不仅可以获得乳汁,还可得到妈妈的爱抚。所以,在接受一段时间全母乳喂养后,绝大多数的婴儿拒绝奶瓶喂养。现代妈妈社会工作较多,有些时候要暂时离开宝宝。如果孩子接受奶瓶喂养,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如果孩子不接受奶瓶喂养就会引起孩子哭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母乳喂养初期即采用间断奶瓶喂养的方法:每周1--2次采用奶瓶喂养。当然,若母乳充足,可将乳汁吸出后用奶瓶喂养。这样可以让孩子适应乳胶奶头及自行吃奶,为妈妈偶尔离开创造基础。如果孩子已经拒绝奶瓶喂养,妈妈可以间断将母乳吸出,倒入奶瓶进行喂养。喂养时最好抱着孩子。这样,在反差较小的前提下,使孩子逐渐适应奶瓶喂养,逐渐过渡到可以由其他人抱着孩子用 奶瓶喂养,再过度到自己躺着喝奶。全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上班前,一定要用1~2周的时间,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孩子接受奶瓶喂养。

困惑四:我生病了,能吃药吗

妈妈患有轻微疾病时不应暂停母乳喂养。只是喂养时,注意适当的隔离,比如:患呼吸道感染时,喂养时妈妈戴着口罩;患皮肤疾病时,喂养时避免孩子皮肤与患病处接触;患消化道疾病时,喂养前一定认真洗手等。只要不是乳房局部感染,引起妈妈患病的病菌很难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而妈妈对抗这种病菌产生的抗体却可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增加孩子对抗疾病的能力。

服用的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再进入身体的各个组织内。乳房也是人体的一个组织,当然可以接受从血液带来的药物。乳汁是有乳房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当然也会含有一些药物成分。乳汁中所含的药物成分比血液内浓度稍低。一般消炎药物、治感冒的药物等对孩子影响不大。若妈妈因身体原因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还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只是服药前应征得医生的意见。有些药物在妈妈母乳喂养期间最好不服用,例如:环丙杀星等奎诺酮类抗生素、抗凝血药物、治疗神经或精神病的药物等等。

母乳应该是孩子第一食物,也是最佳食物。但如果理解有误或方法不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做到正确喂养,才能达到真正的最佳。

本文Hash:4d34d93b04850d312302a898bb3e447004fa0df6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